南安水頭鎮樸一村,千畝連片的早稻田里,金色的稻浪隨風搖曳,沉甸甸的稻穗早已壓彎了稻稈。連日來,種糧大戶們搶抓農時,陸續開始組織人手,全力以赴投入早稻收割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19日上午,驕陽似火,數臺聯合收割機在金色的稻田里來回穿梭,開足馬力搶收稻谷,收割、脫粒、裝袋,一氣呵成。轟鳴聲中,一行行稻谷被“收入囊中”,種植戶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種植戶莊先生正在田間忙碌,他告訴記者,他家承包的田地目前種有450畝水稻。
“現在收水稻比以前輕松多了,都是機械化收割,效率很高,2臺收割機同時工作,一天就能收割80多畝,省時又省力。收割完要馬上進行翻田、拋秧,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晚稻階段。”莊先生說,預計今年總產量約29.25萬公斤。
“這片基地是樸一村今年用了短短20余天就成片流轉的耕地,土地集中連片更便于機械化耕作。”樸一村村委會常務副主任呂煒明告訴記者,這片稻田原是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地塊,大多租給蔬菜種植戶,一畝地一年就收一兩百元租金。今年,樸一村秉持“一戶一策”原則,陸續實施“開岸行動”,通過統一流轉,將原本零散的“巴掌地”重新歸攏,改“小田”為“大田”,不僅挖除了大量的田埂土壟,重新“開岸”歸整,還整合了耕地周邊的“邊角料”,實現農田“優質、集中、連片”。“現在租金不僅漲了10倍,一租還租10年,村民們坐在家里就能收租了。”
樸一村經過土地連片整治后,不僅讓農田煥發新生,更巧妙地融合了現代農業與休閑旅游,打造集度假康養、文創體驗、民俗文化、親子互動、運動拓展于一體的南港農業公園。這一創新舉措極大地推動了周邊地區的旅游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鄉村旅游風景線。
“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到此休閑、運動、垂釣,還有鄰村的居民以及外地的游客也會來玩,能夠促進本地餐飲、農產品的銷售和農民增收,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呂煒明表示。(記者 莊樹鴻 李想 通訊員 黃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