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2日訊(閩南網記者 肖曉錦 通訊員 王晶 文/圖)觀民俗踩街、賞千盞花燈……2月12日是元宵節(jié),在千年古城泉州南安豐州,豐富多彩的“鬧”元宵活動接連登場,讓當地居民、歸鄉(xiāng)游子以及遠道而來的游客們,全方位、沉浸式地領略豐州傳承千年的深厚古韻,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
當天上午,桃源傅氏和燕山黃氏分別舉行民俗踩街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
上午八點,踩街活動還未開始,眾多市民和游客便早早來到現(xiàn)場,尋找觀看表演的最佳位置,生怕錯過任何精彩瞬間。8時30分左右,排成長龍的踩街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fā),這場盛大的非遺盛宴正式開啟。
踩街隊伍途經的道路兩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將街道圍得水泄不通。沿途,舞龍、舞獅、拍胸舞、火鼎公婆、英歌舞、洪瀨龍閣等方陣表演,不僅點燃了市民游客的熱情,更讓濃濃的新春氛圍彌漫這座千年古城。
“看豐州的民俗踩街,就像打開一扇了解當地文化的大門。”即將畢業(yè)回泉州工作的廖女士表示,“這種熱鬧又接地氣的民俗活動,讓我對泉州有了更深的認識和喜愛。”
“太熱鬧啦!我從外地專門趕來,就是為了看泉州的民俗表演。”從廣東慕名而來的汪先生激動地表示,能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感受傳統(tǒng)民俗的魅力,是一次難忘的旅行經歷。
而早在農歷正月十三,豐州便開始了元宵點燈活動。走馬燈旋轉、大紅燈籠高掛、龍形燈靈動……走進傅氏大宗祠與燕山黃氏家廟,滿眼皆是絢麗花燈。游客與居民往來不斷,或賞燈拍照,或焚香敬祖,現(xiàn)場十分熱鬧。
據了解,今年豐州元宵燈會有千盞花燈一起亮相,燈會主點燈區(qū)域分別設在燕山黃氏家廟、黃氏世宗祠、桃源傅氏宗祠、桃源唐王宮,次點燈區(qū)域在豐州古街和鋪頂陳氏家廟。除此之外,燈會期間還有攻炮城、供筵祭祖、鉆燈腳、討花枝、乞龕前燈等特色民俗。
“花燈布置得好精致好漂亮,不虛此行。”家在安溪的謝女士早早做了攻略,帶著孩子一起來豐州賞燈。“孩子特別興奮,我覺得這種傳統(tǒng)燈會特別有意義,不僅能讓孩子感受節(jié)日氛圍,還能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泉州)。”這是《宋書》對泉州鬧元宵習俗的記載。豐州作為泉州上元點燈的地方,其歷史可追溯到唐朝。相傳,1000多年前,傅氏開閩始祖傅實帶軍入閩,按照長安結燈的儀式,在豐州點亮了“泉州第一燈”,此后,這項習俗便廣為流傳,遍及閩南。
“我是第一次來豐州看元宵燈會,真的太震撼了!整個夜空都被照亮了,感覺特別浪漫。”來自山東的王女士表示,現(xiàn)場氛圍感很好,大家都拿著手機拍照,她也拍了好多,準備回去發(fā)朋友圈。
夜幕低垂,華燈初上,在火樹銀花的裝點下,豐州古城化作一幅熱鬧非凡的民俗畫卷。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處處洋溢著歡樂的節(jié)日氛圍,沿著古老的街巷漫步“游燈”,歡聲笑語回蕩在每一個角落。
一盞明燈承載萬家團圓,一輪圓月共賞繁華景象。在豐州古城,涌動的人群如潮水般融入璀璨的燈海,上元點燈,這一傳承千年的習俗,承載著先輩的智慧與對美好生活的祈愿,穿越時光的長河,延續(xù)至今。它不僅點亮了古城的夜色,更在每一位賞燈人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照亮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