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產業鏈該如何創新轉型?如何激活產業鏈創新動力?
科技創新背景下,在我省縣域經濟強縣之一的南安市,當地從現有產業鏈現狀出發,探索出一套“龍頭引領”和“外部引智”的創新雙輪驅動新模式,推動產業鏈向新向優。連日來,本報記者深入南安一線,探尋南安縣域產業鏈優化新路徑。
“鏈主”引領驅動行業創新
在南安,創新的主體是民企,特別是當地龍頭民營企業。
走進九牧集團泉州科牧智能廚衛有限公司的“綠色黑燈工廠”,只見機器人揮舞著機械臂,在注塑車間的流水線上靈活地分揀配件。過道上,連入5G專網的AGV小車,滿載生產物料靈活穿梭。
“公司的這個工廠,是全球單體產量最大的智能馬桶工廠,可實現365天無人式關燈生產狀態,年產能高達400萬套。”泉州科牧“綠色黑燈工廠”生產項目負責人洪永強介紹。
九牧集團是南安最大的龍頭民企之一。在南安當地,九牧這樣的大企業,還有一個新稱呼——“鏈主”。
2021年以來,南安持續推進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按照“一條產業鏈,一家‘鏈主’企業,若干個產業園”規劃思路,建設4條縣域重點產業鏈,引導產業鏈上下游集聚集群發展。
“南安是制造業重地,但從現狀來看,大量的企業是中小企業,不僅缺乏創新能力,而且接單能力、融資能力、抗風險能力等較弱,僅靠自身力量轉型難度很大。與之相比,大企業創新動力充足,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強。”南安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正是基于這一現狀,南安市確立了“鏈主”式發展模式,以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推動整個產業鏈優化。
成為“鏈主”后,幾年來,九牧集團重塑產業鏈,建立JSQS質量管理標準,對供應鏈企業質量體系、產品標準、認證認可實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賦能。
“與九牧集團合作后,企業的產品品質異常批次不良率下降35.45%。感謝九牧集團這個‘鏈主’,推動了我們這些配套企業創新,并且找到了發展和轉型方向。”福建銳潔源公司是九牧集團的配套合作企業,談到“鏈主”模式對企業的影響,公司負責人彭世杰告訴記者。
在九牧集團的帶動下,南安當地100余家供應商產品質量等級從D級升至C級,帶動了水暖衛浴全產業全面提檔升級。
在九牧、英良等“鏈主”企業引領下,南安水暖衛浴、石材等多個行業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持續增強。
以南安水暖衛浴閥門行業為例,數據顯示,“鏈主”模式推行后,13個產業園招引上下游企業350家,產業集聚度從32%提升到83%,龍頭企業本地配套率從35%提升到85%,產業園匯聚規上企業180家,2024年總產值約700億元。
引入“外腦”導入創新活水
在“鏈主”提升行業內部整體創新力的同時,南安還多措并舉引入各類科研機構,以“引智”形式,導入更多創新活水,驅動產業鏈向新。
華輝石業公司是南安石材行業龍頭企業。走進華輝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臺臺線鋸機械對一塊塊巨石荒料進行切割,不僅噪聲小,而且產生的石粉少,加工用水流出后仍相當干凈。
“線鋸技術是石材行業革命性、顛覆性的技術,荒料切割成材率可提升15%,石粉排放減少80%以上,噪聲降低約30%。目前,南安石材全行業的荒料切割成大板石材出材率已由5年前的77%,提升到如今最高的97%。”南安市石材協會會長、華輝石業公司董事長王清安說,該技術正在南安石材行業大規模推廣和運用。
據了解,這項線鋸技術出自南安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由該研究院的專家耗時兩年研發。
2021年10月,南安市人民政府與華僑大學聯合設立南安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致力于為南安石材業創新提供智力支持。多年來,該研究院已累計申請專利超百項,其中發明專利81項,授權28項。研究院在石材行業大力推廣石材線鋸切割技術及應用,顯著降低了石粉產生量。同時,“再生大理石粉生產石塑板”技術中試成功。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牽引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上海大學南安研究院、南安市華南師大綠色低碳研究院、南安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多家“大院大所”先后落地南安。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大院大所”落地后,直接配套建設了國家水暖潔具產品質檢中心、福建石材建陶質檢中心,推動石材線鋸切割、OLED健康光源等26個產學研合作項目的就地轉化。
“南安縣域經濟以制造業為主,不僅有傳統的石材、水暖衛浴,還有新興的半導體、電子信息等,無論是傳統行業的轉型還是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對創新和新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外部引入技術研發力量,將科研成果向全行業推廣運用,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產業的創新水平和競爭力。”南安市華南師大綠色低碳研究院院長黃明智說。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南安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415家、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12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30家,多項創新數據位居全省縣域前列。
(記者 何金 通訊員 黃釗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