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
2024年以來,南安市出臺《關于村級黨組織“頭雁領航”培養計劃的實施意見》,秉持“擇優選強、重在培養、示范帶動”原則,堅持抓關鍵群體帶動鄉村全面振興,聚焦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著力破解村級干部隊伍能力素質不高、村級后備力量儲備不足、品牌示范帶動不強等問題,鍛造一支敢擔當、能擔當、善擔當的“頭雁”隊伍。
“頭雁領航”培養計劃實施以來,南安市遴選77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作為首批“頭雁”重點培養對象,持續實施“優質(國有)企業+村集體資產合作”等5種村集體收入“造血”模式,全市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達20萬元以上、“百萬村財”村達75個。
培訓提升,變“帶頭人”為“領頭雁”
“長沙之行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桐木村在運用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優勢,探索‘1+2+N’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實踐,為我打開了新思路。”南安市眉山鄉外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錦峰在參加“頭雁領航”培養計劃第二階段異地培訓班后分享了此行感想。
聚焦打造一支高素質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持續提升村級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能力,推動村級黨組織發揮好“火車頭”作用,2024年9月,南安市啟動了村級黨組織“頭雁領航”培養計劃,并舉辦了加強黨性教育、壯大村集體經濟兩個專題培訓班。南安市眉山鄉外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蘇錦峰就是首批77名“頭雁”培養對象的其中一位。
“選拔是第一步。”南安市委組織部有關業務負責人介紹,“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強’的原則,我們對培養人選條件、推薦申報程序等作嚴格規范,不唯年齡、學歷、資歷,突出實干實績實效,由‘鄉鎮黨政領導班子+駐村領導干部’逐村會商摸排提出初步人選,市委組織部會同市紀檢監察、政法、農業農村等部門全方位聯審,嚴把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結合中期評估結果和實地走訪調研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同時,南安還從抱團發展和幫帶培養入手,全力推動“頭雁”隊伍能力素質全面提升。首批“頭雁”培養對象劃分成5個抱團發展小組,每組配備1名市管干部擔任幫帶導師,全過程深度參與幫帶指導,與“頭雁”培養對象共謀發展思路,推進典型創建。目前,該市共推動謀劃村(社區)發展規劃77個,協調解決各類疑難問題156個。
政策激勵,“扶上馬”且“送一程”
“被確定為‘頭雁’培養對象后,我們村‘兩委’干勁更足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露江工業園區、家具一條街等一系列項目成效顯著,如今還被列為省扶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試點村。”在露江村工業區內,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趙世簽意氣風發地介紹說。
南安市統籌市直部門在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等政策上的優勢,每年2次梳理下沉村級項目、資金,明確市直部門在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等項目、資金、政策優先安在“頭雁”培養對象所在村(社區)試點。組織部、農業農村局每年統籌5萬元小組活動經費,為“頭雁”小組發展提供智力、財力支持,充分提升“頭雁”隊伍工作熱情、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南安市還為“頭雁”隊伍定制了全方位的激勵措施。在成長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作為“兩代表一委員”、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擔當者”等各級各類評優評先的人選,優先推薦考錄鄉鎮(街道)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專門崗位;在獎補方面,創設“農村(社區)治理人才”評選機制,組織“頭雁”培養對象參評并根據不同層級享受人才崗位津貼;在管理方面,堅持“優進絀退、動態更新”的原則,建立隊伍動態調整與退出機制。
為進一步激活“頭雁”效應,南安還建立典型示范、晾曬比拼機制。該市聚焦“頭雁”培育成果轉化,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村級“樣板”,展示典型示范成果,不斷深化“頭雁”領航效應;以“實地觀摩+現場講解+座談交流”的方式,組織開展“同臺比武”晾曬比拼活動,分別由各小組推選2~3個典型村作為示范,現場“解剖麻雀”、介紹工作思路、分析經驗做法,供其他村級黨組織書記學習借鑒。截至目前,南安市已打造鄉村振興精品型、示范型和美鄉村135個。
輻射帶動,帶領“群雁”一齊飛
“當上村干部,就要全心全意為大家解難題、辦實事,更要對得起大家對我的信任。”一直以來,南安市侖蒼鎮聯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國鏵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
農村要發展就得有經濟支持,周國鏵和村兩委干部通過盤活村委會舊資產出租等方式,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50萬元。
村集體經濟實現增收了,村民幸福感如何提升?周國鏵帶頭推進“頭雁聚力”項目,凝聚各方力量,“黨建+”鄰里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改造、籃球場、口袋公園等民生項目“落地開花”。同時周國鏵聚焦鄉風文明建設,發動鄉村能人和熱心村民開設長者食堂推動形成孝善敬老氛圍,兜住老年人的晚年幸福。開辦夏令營、建設“百姓書房”,為1000多名孩子的假期生活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選擇,著力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在“家門口”。
今年來,南安市推行以強帶弱、以大帶小,優勢互補、跨村聯建模式,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推動“頭雁”培養對象履職有矩、奮發有為。結合基層黨建特色品牌創建行動,組織20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頭雁”現場“路演”,“一村一案”高質量推動示范村131個項目;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共贏,引導“頭雁”所在村與周邊薄弱村、重點村共建,有效輻射吸附鄰近村抱團發展,策劃生成135個增收項目,推出“甜蜜曙光”“洪嶺蔬院”等39個特色創收品牌。
“頭雁”培養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項需要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南安市以長遠發展為目標,實施“千名領跑人”導師幫帶計劃,由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結對共建市直單位、駐村工作隊長與后備力量構建“3+1”幫帶機制,以“導師結對幫帶助跑、跟崗鍛煉歷練”方式,建強村級黨組織后備力量隊伍,推動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高飛、雛雁成長”的生動局面。
從組織筑基到人才賦能,從產業提質到治理增效,南安市將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行動優勢,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時代圖景。
(黃釗偉 傅清育 許燦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