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銀梅和兒子的社保卡上印著對方的頭像,兩張社保卡被告作廢
閩南網2月27日訊 辦理的社保卡,拿到手中一瞧,發現自己和兒子的照片對調了,這讓南安市金淘鎮占石村丹坑的潘銀梅吃了一驚。她先后向村里、醫保中心、銀行反映,“可1年多過去了,社保卡還是沒改過來”。
昨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這類現象并不少見,已存在兩年之久,這是由于人數眾多,人工信息采集信息易出錯。此外,由于辦卡環節繁復,從信息收集到發卡,從上到下要經過十來道程序,十分費時、費力。
南安市醫保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降低誤差,目前已改向公安部門取樣采集信息。
誤差是降低了,可要辦理新的社保卡,潘銀梅還得再走一遍程序,繁復的辦卡程序,何時才能簡化呢?
講述:對調的照片1年多都沒改過來
在潘銀梅家,記者見到了照片對調的社保卡。
潘銀梅稱,2010年,村里通知辦理社保卡,她不在家,就交給婆婆代辦。當時,婆婆將她和兒子的照片、身份證復印件等上交到村里,可拿到社保卡,才發現上面的照片對調了。此后,她曾向村委會、醫保中心、銀行反映,可是1年多過去了,更改一事卻遲遲沒有下文,“唉,改個照片咋那么難。”
潘銀梅說,她去年曾因病到醫院治療,花去600多元醫療費,現在社保卡有差錯,她擔心沒法進行醫療報銷。
原因:人工采集易出錯辦卡環節繁復
為何會出現此情況?哪個環節出了錯?
記者走訪當事人所在的村委會、鎮政府、農業銀行以及南安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得知,這類差錯曾多次出現,除照片對調外,還有身份證號少位數、名字寫錯等。
“人數眾多,單靠人工信息采集,難免差錯。”南安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林副主任說。據介紹,2010年8月,南安發放了金穗惠農—社會保障卡,辦卡流程十分繁復,村里先進行人工信息采集(照片、身份證、戶口簿等),然后要經由鄉鎮、南安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泉州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銀行,最后到省里的制卡中心統一制卡;卡制出來后,再通過銀行層層分發下去,“而且社保卡是從北京分發下來的,一旦出現差錯、重新辦理,要再走一遍程序。”
林副主任介紹,南安有上百萬人,單靠人工信息采集,難免會有差錯,“這在全省也一樣”。
措施:卡片出錯需更改或重辦
林副主任稱,此類誤差現象屢次發生,已存在兩年之久。后來,省里召開多部門統一協調處理,最后敲定,取消人工信息采集,向公安部門取樣采集。去年,這一做法實施后,南安轄區差錯率降為零。
針對潘銀梅的情況,林副主任說,有更改和重辦兩種解決方式。
第一種方式,他們已將更改材料上報省里,但還未收到答復。
至于重辦社保卡,林副主任說,潘銀梅要帶上本人和兒子的身份證、照片及社保卡,到南安市醫保中心辦理注銷、更改手續,同時,還要到其所在地的農業銀行辦理社保卡注銷。“目前,可暫時使用以前的紙質醫療保險證進行報銷。”(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董加固 史國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