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龍鳳胎,姐姐懂事,常擔心付不起學費
姐姐(右)反而更依賴妹妹
陳吉志和陳吉鵬兄弟,兩人打籃球最默契
閩南網2月28日訊 一所1000多人的學校有10對雙胞胎,5對來自三明、漳州、惠安、德化、泉港,其余5對全部來自甘肅。本是同胎生,不愿分離,是他們齊齊“涌”到南安梅山工程學校的最大原因。
據了解,該校分中專部和大專部,在南安校區,總學生數有三四千人,中專部1000多人,這10對雙胞胎全部就讀中專部。
據學校此前統計,該校曾有72名學生是來自同一個家庭的同胞兄弟、孿生姐妹或堂姐弟、表親兄妹。目前,已有7對雙胞胎從該校畢業。
昨日,記者到該校探訪這個有趣的現象,見到了其中的3對,聽他們講那些同病相“連”的趣事。
陳吉志、陳吉鵬
兄弟一文一武打球最有默契
來自三明的陳吉志和陳吉鵬,去年剛入學,今年剛滿20歲。一個白臉,一個黝黑,一個纖瘦一個壯實,五官也不太像,但兄弟倆的感情卻很深。他們同學建筑、同班、同桌、同宿舍,以后打算一起去廈門同一個公司上班。
哥哥吉志成績優異,是班里的班長,弟弟吉鵬是勞動委員。兄弟倆都喜歡運動,打球時很有默契。怎么配合、什么時候傳球,有時都不需說話,一個眼神就夠了。一名熱愛籃球的老師說,這對兄弟向來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打籃球的那種默契好像是天生的,別人怎么學也不行。
提到為何要一起來梅山工程學校,吉志和吉鵬說,之前有同鄉在這個學校上學,工作的待遇不錯。他們兄弟倆又離不開,父母就索性把他們一起送來了學校。
同病相“連”,這對雙胞兄弟也有切身的感受。吉鵬說,有時候一方得了病,另外一個人做什么事都會覺得難受。“那種感覺沒法描述。”吉志笑著說,無緣無故的難受感覺,也讓他們吃了不少苦頭。
何麗云、何麗芬
妹妹放棄高中陪姐姐讀中專
“我們倆一點也不像,我的臉比較胖,我姐的臉比較尖。”19歲的妹妹何麗芬指著自己的臉,樂呵呵地講,一旁的姐姐何麗云點頭稱是,“我還比你矮哈”。
乍眼一看,除了劉海不同外,兩姐妹的五官幾乎一模一樣,一樣重,一樣愛笑。兩人在幼兒園、小學都是同班同學,常讓同學、伙伴認不出來。
何麗云、何麗芬姐妹相差20分鐘出世,家住漳州。但妹妹從小寄養在大伯家,姐姐和親生父母一塊住,兩家僅隔一條街,姐妹倆平時還是玩在一起。
前年,麗芬原本已經考上高中,為了跟落榜的姐姐在一起,就報名上中專。兩姐妹專業不同,特意跟學校申請了同間宿舍,彌補從小分居的遺憾。
麗芬雖是妹妹,性格卻比姐姐沉穩,常提醒姐姐要帶這帶那。姐姐麗云也喜歡依賴妹妹,笑起來不自覺地往妹妹身上靠。
說起兩人的共同點,當數同病相“連”。兩人小時候異地分居,可只要妹妹感冒發燒,姐姐也會出現相同的癥狀,吃海鮮也一起過敏。
“我要是覺得不舒服了,過不到一會兒,我姐也會不舒服,所以小時候常常一起請病假。”麗芬笑著說,她跟姐姐長得不同,口味、性格也不一樣,生理上卻很一致,肚子一起疼,遇到三急經常搶廁所。
謝清鳳、謝清杰
經濟條件困難姐弟相互守護
相比愛笑的何家姐妹,20歲的謝家龍鳳姐弟就比較內斂。
謝家姐弟老家在惠安縣涂寨,都學建筑工程專業。姐弟倆長得不是很像。弟弟謝清杰比姐姐謝清鳳高出整整一個頭,說話時,喜歡先問姐姐的意見再發言。
“我姐很兇啊,在家管著我,在學校也管著我,一點小事就會兇我。”弟弟清杰在姐姐身邊小聲地說。表情嚴肅的清鳳解釋:“你不懂事,我才會教訓你。”
兩姐弟出生后,他們的父母就到石獅的服裝廠打工,很少回家。姐弟跟著奶奶生活,家里的經濟條件困難。懂事的清鳳一想起爸媽,就忍不住流眼淚,“他們太辛苦了,經常加班”。清杰懂事地在一旁安慰姐姐,專心念書,不要想太多。
新學期已經開始,姐弟倆的學費還沒交齊。清鳳不知道爸媽能不能讓他們繼續上學,眉頭緊鎖。她只希望能趕快畢業,找到工作替父母減輕負擔。(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史國亮 林莉莉 黃謹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