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光廠沿溪而建 一股黃水流入溪中
英溪,發源于南安市翔云鎮與安溪縣龍門鎮交界的云頂山,自西南向東北流經翔云、英都、侖蒼,至侖蒼鎮樓尾寨匯入晉江西溪,全長19公里,流域面積147平方公里,是西溪最大的支流。
侖蒼自來水廠的取水口,就位于英溪與西溪的交界處。從英溪大橋上看,這里的水面與上游比起來,干凈許多。從侖蒼沿著英溪而上,整條溪水也還挺干凈的,只是偶爾可見生活垃圾漂浮河面上。
車輛行駛至英都鎮蕓林村,河對岸便是安溪縣城廂鎮墩坂村。墩坂村村民王阿姨介紹,英溪有部分河段,一半是南安的,一半是安溪的。大概在三十年前,溪水還十分干凈,不過近幾年臟了一些,“你看對岸有個排水管,不知道污水有沒有往溪里排”。
在王阿姨的指引下,記者發現,馬路邊的民房內別有洞天——一個小型的拋光廠。工廠內,設備隨意堆放,有七八名工人正在工作。記者越過開放式的圍欄,發現沿溪有一個小房間,房間內有一股暗黃的水,經過洞口流入英溪中。
現場負責人李先生介紹,這個拋光廠開辦9年,主要是承接水暖產業中的水龍頭配件,從外面接了貨回來,就由拋光工加工,一個熟練的拋光工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可完成一個配件的拋光。“只是這工作很辛苦,看個人膚質,如果皮膚過于敏感的話,拋光用的銅粉不小心灑在脖子或手臂上,會很癢。”李先生解釋道。就在該拋光工人作業時,記者發現,銅粉四處亂濺,短短幾分鐘時間內,記者被噴到好幾次。
排水管?煙囪?無證作坊暫被停產
正在拋光的一名工人透露,房間內的排水管不是用來排水的,而是煙囪,每次用完的拋光布拿去小房間燒,就是通過這個煙囪排到溪里去。
記者隨后將此情況反饋給英都鎮政府,該鎮黃副鎮長帶隊來現場查看情況,并要求將“煙囪”全部拆除。
當記者問及這煙囪有沒有其他用途時,該工廠工人稱,這煙囪很久沒用了,因為往上排不好看,才排到溪里去。至于這是否真正為煙囪,黃副鎮長未進一步調查,排入溪里的究竟是什么,無法得知。
黃副鎮長表示,這家拋光廠應該是無證經營小作坊,屬于“五小企業”,待他們調查清楚后,造成環境污染的,該關的關,該取締的取締。他同時表示,關閉很難,因為要聯合其他部門,需要一定的時間,至于何時前來取締,還不能確定。昨天下午,英都鎮政府要求該工廠暫停生產。
沿溪非法拋光廠多 環保部門今查水質
從拋光廠出來,沿途貼著許多小廣告,都是招聘拋光工的,小廣告寫明長期有效,但幾乎都沒標明廠名。附近一村民告訴記者,這沿線的拋光廠非常多,幾乎都是承接英都、侖蒼的水暖產業業務的,大都是沒證的。
昨晚,南安市環境監察大隊黃隊長也表示,目前,英都、侖蒼兩鎮的非法拋光廠非常多,所有的拋光廠都沒辦法辦環評。由于許多拋光廠多為家庭作坊,設備很簡單,打“游擊戰”現象明顯,具體的拋光廠數量,他們心中也沒數,只能是群眾舉報一處,取締一處。
黃隊長說,如果開放式工作,粉塵飄到溪里的話,則會對水質造成污染。今天,他們將前往該拋光廠現場查看,有必要的話還將采水樣,查看水質是否受到污染。
征集令
保護生命水源 邀您獻計獻策
北渠的水源西溪、東溪,在源頭是清澈甘甜的,但流經安溪、永春,在南安豐州匯合時,已經變得渾濁不堪。
這中間,泉州的“生命之水”遭受了哪些污染,又該如何保護?即日起,本報有獎征集東、西溪沿線污染源線索,歡迎撥打海都熱線通968111提供;同時,如果您對保護東、西溪有何良策,也歡迎撥打968111告訴我們。讓我們一同努力,還“生命之水”一片清澈。(本網記者 陳麗娟 見習記者 黃啟鵬 實習生 李斐斐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