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形合葬墓
媳婦20歲難產而死 婆婆不久也離世
墓志銘記載,墓主人分別是傅氏和李氏,傅氏享年67歲,李氏20歲,系婆媳關系。
墓志銘由“奉直大夫隸河間景州知州外甥李伯元撰文,文林郎直隸河間府寧津縣知縣外甥李仲元篆額,中憲大夫山東按察司提學副使外甥李叔元書丹”,立碑時間為萬歷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
銘文寫道:“島夷發難至嘉靖癸亥極矣,人苦離居歸,筑土堡自衛,霞舒堡筑于石板西,窄不能容眾……”倭寇橫行,百姓流離失所,在一次“有流倭通過堡前,索食攻之急,眾度必陷,潛逃獲全者十之三。”傅氏一家也在此次流倭侵擾過程中遭遇很大的不幸。傅氏的丈夫杳無音訊,獨自撫養3歲兒子和6歲女兒長大。后來媳婦李氏因難產而死,傅氏不久后也去世了,族人感念李氏賢惠和傅氏辛勞,將二人合葬于一處。
南安豐州熟悉地理掌故的王贊成先生介紹,婆媳關系之微妙,自古有之,因此,泉州兄弟、父子、夫妻、母子合葬的比較多,除非遷葬,或者說是“皇金”,較少發現婆、媳合葬墓,特別是棺材墓更少見。(記者 鄭瑞卿 王盼琛 實習生 莊雅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