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家塑料廠查到的輸液管
閩南網5月22日訊 醫療垃圾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被列為頭號危險廢物,嚴禁外流。然而,在南安一家塑料制品廠里,卻查出用過的輸液管。
這處廠家在南安康美鎮,叫“南安市建輝塑料制品廠”。昨日上午11點多,南安洪瀨工商所工作人員前往執法時,經營者已經扔掉半袋,現場只找到兩條輸液管。
經營者聲稱,這些醫療垃圾都是拾荒者賣給他們的。但是,醫療垃圾有嚴格的處理程序,這些垃圾到底從何而來?
收購站里查到用過的輸液管
一名匿名舉報者稱,他聽說這處廠家在回收醫療垃圾。
昨日上午,記者前往該廠家探訪時,洪瀨工商所執法人員也聞訊前往執法。廢品收購站里堆放著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執法人員尋找發現了2條輸液管。
經營者是當地64歲的傅秀娥。“我們不敢用,這些都是撿破爛的賣給我們的。”她解釋說,這2條還沒來得及清理,隨后就將它們扔到垃圾車上。她還說,上午才剛剛把半袋輸液管扔掉。
據查詢,該廠是今年1月4日注冊的,投資者1人,從業人員8人,屬于制造業,主要“加工、銷售日用塑料制品、塑料米(不含需經前置許可和國家禁止的經營項目)”。
洪瀨工商所所長吳東育稱,執法發現該廠醫療廢物數量不多,只能教育警告,但會將它作為重點回訪對象。
這些醫療垃圾
到底從何而來
1.是否由醫院外流?
按照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應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置,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
泉州市2002年就將醫療垃圾處置中心項目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泉州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與全市大小醫療機構簽訂合同,對醫療垃圾日產日清;醫療垃圾進廠后24小時內處理,并填埋。
有如此嚴格的處置措施,那事發廠家里發現的輸液管,到底從何而來?
2.有無社會回收點?
按照規定,醫療廢物須集中無害化處置,禁止外流。
在執法人員到來前,這家塑料廠將半袋醫療垃圾扔在廠門口外的垃圾堆。而廠家還懷疑稱,這些醫療垃圾也許并非醫院流出,而是有人在家打點滴后隨意扔掉的。
那么,對于類似有處理醫療垃圾需要的市民來說,到底該把這些醫療垃圾放在何處?泉州有哪些醫療垃圾回收處?
對于這些疑點,本報記者將持續跟蹤關注。
□相關鏈接
用做玩具危害大
隨意買賣將罰款
去年3月15日,央視曝光回收醫療垃圾制作兒童玩具的消息。
據報道,常見醫療廢物中存在的病原菌包括:乙肝病毒、艾滋病毒、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變形桿菌等,在玩具加工過程中很難完全殺滅,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輕者可以導致腹瀉,重則致使兒童主要臟器功能損傷。
國家規定,醫療衛生機構產生的放射性廢棄物、高壓容器、廢棄的細胞毒性藥品、劇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重金屬含量高的醫療廢物等應作為個案處理;手術或尸檢后能辨認的人體組織、器官及死胎宜送火葬場焚燒處理。
對于未經許可從事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轉讓、買賣活動的,將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罰款。(本網記者 董加固 黃謹 實習生 彭思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