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糖和一盒清涼油
海都報:去非洲拍照沒少受罪吧?
洪宗洲:肯定沒有呆在國內舒服,關鍵是能拍到我想拍的圖片。如果非要說受罪,可能是在納米比亞一處沙漠里逗留三天,計劃過夜拍夜空。那天晚上刮起大風,我們盡管都躲進帳篷里,可沙子很細,無孔不入,迷迷糊糊到夜里兩三點,爬起來,發現耳朵灌滿沙子。但這次出行,我拍到幾張不錯的星軌照片,挺值的。
海都報:照片記錄了許多當地人,你是怎么讓他們配合你照相的?
洪宗洲:隨身帶些糖和清涼油,分給他們,他們就很開心。一顆糖能讓他們圍著你轉一天,你走到哪里,他們會跟到哪里。大多數人還是蠻溫和的。走的時候,我們坐在車里,小孩子圍在車窗外要糖。車啟動了,有的還追著車子跑。其實,不光我們看他們稀奇,他們看我們的樣子也稀奇,大多是樂意和我們拍照的。
能用語言溝通的時候,是最順利的時候。記得在納米比亞的一個村落,我想拍酋長和他的兩個老婆,但酋長總喜歡背著一桿長槍,我害怕他會開槍。就讓導游和他商量,能不能把子彈卸掉。很順利,酋長同意了。
海都報:你覺得自己的照片能真實反映非洲生活嗎?
洪宗洲(呵呵笑):能啊!我這么拼命,無非是想拍到最真實的非洲。我的理念是,既然去非洲,拍的就是原生態的東西,擺拍就沒意義了。有時為了獲取想要的畫面,確實需要讓周圍的人躲避的話,那就溝通一下,或者給他們一顆糖、一盒清涼油。但能溝通的情況畢竟占少數,照片主要還是抓拍。
在非洲能感受到生命當中最質樸的東西,會讓你更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我總感慨文明的力量太可怕了!但是換個角度想,我從土著人臉上也看到幸福的笑容,沒準他們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好呢!
是燒錢,還是追夢
海都報:你最初是一個企業家,怎么會迷上攝影的?
洪宗洲:17歲時,我花700元買了臺海鷗牌照相機,為我生產的閥門配件拍照,去做廣告。當時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才二十多塊。當時我見什么拍什么,完全是亂拍。能走到今天,得到這么多人的認可,全憑著自己摸索。年輕時,只顧掙錢,身體健康、家庭都放在一邊。30多歲身體不好,才意識到健康多重要。生命太短暫了,美好的事物那么多,就想用相機咔嚓一下,拍下來,多好。
海都報:有人說,搞攝影,只是因為舍得燒錢才能拍出震撼的作品?
洪宗洲:沒人這么當面問過我,有沒有背后質疑,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認為,攝影等于燒錢,這是個誤區。昂貴的攝影器材不是一張好照片的必要條件。沒錢,我可以用手機拍照,可以拍街邊風景。我最近也經常用手機拍照,也很好啊!也不一定非要去國外啊!我就是這么打算的,等老了,跑不動了,我就在國內采風,這不影響我對攝影的追求。
創作好的攝影作品,照相設備在其次,重要的是攝影者要有一雙訓練有素的眼睛,有強大的忍耐力,有去追尋的熱情。只要生活有保障,有時間,誰都能當攝影家。
海都報:年輕的時候有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專門為了拍照而行走這么多國家?
洪宗洲:年輕時肯定想不到,我有一天能放下實業去拍照,還全世界跑。現在拍照只是愛好,也沒指著拍照掙錢。
有朋友說我傻,放棄事業去搞攝影。我有時候想想,真要放棄經營多年的事業,心態調整確實不容易。但我轉念又覺得,我現在這種狀態比掙很多錢,要快樂得多,懂得放棄是一種人生智慧。賺錢只是滿足衣食住行的欲望,攝影是我的精神寄托。自己努力后得到的成績被人認可是最高興的,每獲得一個獎項,我覺得比當年簽一個幾百萬的合同高興多了,我在追求我認為重要又值得的東西,這是精神上的愉快。錢永遠沒有賺夠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