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周刊·第十二期:
發現下一站
閩南網9月16日訊 從北極到南極,從南極到赤道,越過赤道,深入非洲大陸。這是近幾年洪宗洲用腳行走地球的大軌跡。【海都《深讀周刊》系列報道】
他原是一名企業家,14歲輟學經商,30歲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只是那以后,就不再想“賺更多錢”的事。而是摘掉17歲時用來裝成熟的零度數金絲眼鏡,刮掉胡須,戒了煙,衣服也不再只是灰、黑、深藍三個顏色。然后轉手所有實業,只吃紅利。
直到四年前,他突然背起攝像機,每年行走六七個國家,將自己重新暴露給外界。
雖然不干實業十來年,但企業家重效率和結果的態度,仍影響著他的攝影夢。他設定目標,要舉辦個人攝影展,重視每一個獎項,因為那種心情“比當年簽一個幾百萬的合同高興多了”。
相親故事:埃塞俄比亞往南歐母河邊的部落里,一個女人發現洪宗洲在拍她們,立刻拿著瓶子朝他砸過去,幸虧躲閃及時。這是一個剛結束的哈黑族相親大會,女人們紛紛往家走。哈黑族居住在埃塞俄比亞往南歐母河邊的村落里。每個月,他們都會舉行一次相親大會。男女都盛裝出席,男人們站成一排,在原地跳,誰跳得最高,就能先行使選擇權。他看上哪個女人,拿著鞭子往那個女人身上抽一鞭,被抽的女人反而開心地笑。等這一排男人都選完了,剛才被鞭打過的女人再站出來,選男人,如果同意,就可以跟那個男人走。沒被選中的男人或女人只能等下個月再來。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習慣跟著豪華攝影團到世界各國,甚至南北極,讓他們替自己安排各種行程瑣事。他要操心的,是如何拍到想要的圖片:比如北極的星軌沒有北極星定位怎么拍?怎么卸下黑人酋長槍桿里的子彈,好拍他的老婆們?非洲語言不通,導游翻譯太慢,他學會了“拍完就跑”的耍賴方式。行不通,就嘰里咕嚕說一通,再給顆糖或一瓶清涼油就基本搞定。
最近他第五次從非洲回來,20多天行攝南非、納米比亞、馬達加斯加、贊比亞、津巴布韋五個非洲國家。他說,南非的企鵝沒南極的漂亮,但下次他還想去非洲,因為人文才是他最喜歡的拍攝對象。而非洲,還有很多他想拍的。
有人說他傻,其實他還挺滿足這種狀態。當一項事業做到輝煌時,他習慣退出。因為有舍才有得。他說,有一天,他或許也會將攝影玩到極致,然后再尋找人生的下一站。
人物名片
洪宗洲
洪宗洲,生于1970年,泉州南安人,現任海峽攝影時報社常務副會長、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青年攝影協會會長。曾遠征南極北極,作品先后入選第15屆中國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和第11屆上海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在2013年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中獲得“優秀獎”。2012年12月在第四屆海峽攝影節上舉辦影展《洪宗洲·跨越地球》,2013年11月在黃山舉辦《赤道·極地》洪宗洲攝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