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9日訊 拴在樹旁的三頭黃牛,突然不見了。昨日下午,在南安康美鎮大垅自然村的一處低矮平房外,說起4天前丟失愛牛的經過,66歲的岱清華,仍如當時一般滿臉眼淚。而其中一頭她辛苦養育了18年的母牛,早已與她親如母女。
手拿拴牛用的繩子,岱清華講述丟牛經過
幸好,其中一頭尚在哺乳期的小牛被找了回來,但其每日哭鬧嗷叫,日漸消瘦,讓岱清華心痛不已。她希望兩頭不見了的母牛,能被找回來。否則,她不僅要提前出售小牛,還將面臨近兩萬元的損失。
因多日的思念和哭泣,岱清華在回憶時,眼睛有些浮腫,神情憔悴。
上周日一早,岱清華牽著家里僅有的婆孫三頭牛,到離家不遠的山坡吃草后,將牛拴在離家10分鐘路程的一處磚廠旁,回家勞動。當天下午兩點半,她再回到磚廠附近時,三頭牛卻不見了,她急得痛哭失聲,“拴牛的繩子也沒了,肯定是被偷走了,旁邊也沒留下其他痕跡”。一家人到處尋找,終于,次日上午8點多,在隔壁村的山頭,發現了其中一頭小牛。
這32年,岱清華一直以養牛賣牛為生。這次丟牛,最讓她無法釋懷的,是一頭與她相伴了18年的老母牛“大牛”,“去年有人出9000多元要買,我一直沒舍得賣”。
18年前,岱清華用一頭老牛和300元換回了“大牛”。“到現在,已經生了13頭小牛,幫我賺了不少錢。”數起“大牛”的功勞,岱清華臉上才露出難得的微笑。她說,18年來,“大牛”每天都陪著她早出晚歸,“聰明能干,還特別聽話,家里的四五畝地,都靠它犁了”。
岱清華說,“大牛”牛角較短,易辨認,而另一頭叫做“牛胚”的6歲大母牛,毛色則偏紅。她盼望,如果有好心人發現這兩頭牛,能夠告訴她。
目前,康美派出所正調查此事。(海都見習記者 李斐斐 海都記者 謝明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