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7日訊 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事情:6歲女孩淇棋,被陌生人拐走。
昨天上午,南安豐州黃先生的小寶貝淇棋,被人拐走的消息,經本報官方微信“海峽都市報大泉州”發布,立即牽動了泉州城無數人的心。黃先生報警、尋人,發動親友四處尋找。消息上網后,許多微信朋友圈、各類微博、網站,大家紛紛轉發、接力尋人。包括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和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也都加入到尋人的隊伍中。
當然,我們大泉州可敬的警察們,一刻也沒閑著。他們接警后,立即展開各種偵查……
短發淇棋很可愛(網圖)
丟失
10時許
摩的師傅告知 淇棋跟陌生女走了
昨天上午10時許,南安豐州鎮區南門街口,黃先生看到淇棋像平時一樣在店門口玩耍。沒一會兒,一個摩的師傅突然跑進店里來:“你女兒怎么跟一個不認識的女人走了,還喊這個女人阿姨?”
黃先生心里一驚,跑到店門口看,女兒早已沒了蹤影。孩子媽媽發現女兒不見了,早已泣不成聲。黃先生趕忙報警,親友們幫忙打印尋人啟事和淇棋的生活照四處分發。“她以前天天都在這個亭子玩,早知道這樣,就不讓她在那兒玩了……”黃先生懊悔得說不出話了。
監控顯示,可疑女子與淇棋搭訕
10時13分
監控顯示 陌生女拿玉米喂淇棋
警方調取了附近的監控錄像,錄像中,10時13分許,淇棋和一個頭扎馬尾、腳穿運動鞋的陌生女子一起跑進了畫面。女子手里拿著玉米,一邊啃著玉米一邊跟淇棋說著什么。她還咬了一口玉米在手中,喂給了淇棋。女子喂完淇棋后轉身離開,邊走還邊回頭跟淇棋說著什么。10時14分許,女人離開后,原本在店門口的淇棋也跟著往女子所在的方向跑去。
10時30分
老伯證實 說本地話女人抱走淇棋
距離小淇棋丟失近4個小時,此時,夫妻倆不久前剛開業的小吃店里里外外已站滿了前來安慰和幫助的親朋好友,大家都在為小淇棋的丟失而擔憂。店里頭,黃先生正焦急打電話求助,孩子的媽媽哭紅了雙眼,呆呆地坐著說不出話來。
這時一位身穿藍色衣服的老伯走進人群,帶來了關鍵消息:“哎呀,我剛才看到一個女人抱著個小女孩,女孩哭著找媽媽呢!是不是她啊?”這位老伯姓蘇,昨天上午不到10時30分,他坐著豐州往南安方向的公交車,從豐州站一下車就看到一個女人抱著個小姑娘。“小女孩哭著說要找媽媽,那女人就說阿姨帶你去找媽媽。”蘇老伯說,女人看起來35歲左右,扎一個馬尾,說著本地話。看過監控錄像后,蘇老伯證實監控中和淇棋玩耍的女子就是他看到的女子。
尋找
第一時間
附近網友轉發微博微信
寶貝走失了,黃先生的家人、附近店面的朋友第一時間就在網絡上發布、轉發著尋找淇棋的信息。網友“@珊-Daisy”就在黃先生家附近,聽說寶貝走丟了,她和周邊的朋友們也與黃先生的家人和朋友一起轉發微博,希望能幫忙早點找到孩子。
走失約一小時
寶貝回家尋子網站 跟蹤信息
淇棋走失不到一小時,昨天上午11時許,寶貝回家尋子網站的志愿者范女士也在群上得到了淇棋的尋人信息。熱心的志愿者們一起實時跟蹤著信息,并在網絡上、朋友圈上發動轉發,隨后范女士也第一時間趕到了黃先生家中了解情況。
同一時間,尋找淇棋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轉發。
走失6小時后
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微博轉發
淇棋走失6小時后,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微博轉發、人民日報官方微博也加入轉發,一時間轉發量達到3000多條,還有更多的網友不斷加入,希望能幫助寶貝早日回家……
淇棋父母印發的尋人啟事
【溫馨提示】 如何避免孩子走失!
昨晚,海都報記者聯系寶貝回家的志愿者們,獲知了一份詳細的如何避免孩子走失、如何尋找走失孩子以及如何及時辨別走失孩子的一些方法。
帶孩子外出!請留神
三至四歲是孩子最容易走丟的年齡。帶孩子出門,除了保證在視線之內,應該提前教會孩子怎么辦,父母應該怎么辦。
第一,除家人外,警惕他人,甚至新朋友接近孩子;
第二,警惕“糖衣炮彈”,如笑盈盈地以自己的孩子為誘餌,誘使陪伴自己孩子玩耍的人;
第三,孩子出門最好穿著顯眼,或者攜帶卡片、不干膠等,書寫家人名字和聯系電話;孩子要熟悉父母,或者一位好鄰居的電話號碼;
第四,盡量少帶孩子去不安全的公共場合,如廟會、展會、車站等;盡量由男性親屬負責;
第五,保證孩子在視線之內。
孩子走失了!先冷靜
孩子走失的第一個24小時,是最關鍵的尋找期。
家長應該保持原地不動,動用廣播、網絡等傳播媒體尋人,母親原地不動,父親發動親友10人以上向四個方向尋找。尋找的方法分粗細兩層:第一層粗的搜索在2公里以內,沿著大路趕快去追,安排4個人,就是一個方向起碼1人以上趕快追,細的搜索就是在2公里之內,到主要的火車站、汽車站去找,也是4個人以上。另外2個人做什么呢?一個去報警,另外一個人要留在家里。因為有時候,小孩子會自己找到家。(海都記者 彭思思 史國亮 謝明飛 實習生 柳小玲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珍稀 “訪客” 西黃鹡鸰現身 泉州鳥類家族2025-04-11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