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福建南安順昌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景水在泉州市委“一先兩優”表彰中,被評為泉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成為“一先兩優”表彰中為數不多的南安黨員企業家代表。面對這一榮譽,戴景水說:“我始終認為是黨給了我信心和力量,才能把一個落魄的工廠發展成為明星企業、納稅大戶。”
從國有企業老總到民營鞋企老板,熟悉戴景水的人都說,他是一個以抓黨建促發展的企業家。從創業至今近30年,戴景水憑借黨員的情懷和氣魄,將一家瀕臨關閉的企業發展成明星企業;憑借黨員的感恩之心,他完成了企業改制并熱心公益事業。
1988年,戴景水服從安排,到瀕臨關閉的鞋廠任廠長。他堅信“我是共產黨員,我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難,頂住各種壓力救活這個廠”,他一手抓生產、拓外貿,一手搞好技改立項、論證等前期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技改項目最終順利完成論證,得到批復,兩條國外先進制鞋流水線得以引進。
2008年金融危機,戴景水創辦的鞋企面臨困境。戴景水多次召開黨員大會,要求黨員以身作則,帶領職工同心協力、克服困難。總經理毅然帶著樣品,走出國門,尋找客戶;副總經理抓好內部管理,維持正常生產;財務主管精打細算,節省成本……順昌鞋業高層以黨性嚴格要求自己,危機最終得以化解。2009年,戴景水大刀闊斧進行企業改制。改制工作雖艱巨、復雜,但他仍以黨員應有的情懷和氣魄,妥善安置了職工,慰問了家屬。最終,生產線不斷擴張;員工從100多人發展到近2000人;年產量從幾十萬雙運動鞋到800多萬雙。
作為一名老黨員,戴景水在順昌的管理上,借鑒國有企業管理模式,建立黨支部、工會、企業關工委、團支部等組織。公司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薪酬、保險福利等,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均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平等協商確定。此外,他不斷創新管理模式,使一批人才成為骨干。
近幾年來,盡管國內鞋服行業十分艱難,但順昌逆市上揚,產品暢銷東南亞、歐洲、南美洲等地區,2015年出口800多萬雙鞋,年納稅2014萬元,各類捐資2300多萬元,范圍涉及教育、衛生、交通、消防、計生、體育、敬老、慈善等。(記者 林超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