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種用 南安洪梅人,1963年生,福建省建機分會副會長、廈門市建筑機械協會副會長、廈門市南安商會常務副會長、中環建(廈門)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
皮膚黝黑,理個平頭,談話間時不時會露出一排潔白的牙齒,中環建(廈門)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種用給人的印象是樸素、親切。
采訪前一天,他還參加了一個新三板培訓會,從下午2時許聽到晚上8時許。黃種用今年54歲,之所以這么拼,為的是多“充電”,讓中環建盡早掛牌上市。
“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尤其是建筑機械租賃行業,資產折舊太快,我們靠的是服務取勝。”這位行業老將深知唯有把服務做到最好,才能做大做強。正因此,中環建成為福建建機租賃行業龍頭企業,更是連續四屆榮獲“全國建筑施工機械租賃50強企業”,而黃種用要將它打造成行業知名品牌。
從“吃公家飯”到“小包工頭”
黃種用從事建筑業已有30多年,但最初是在南安梅山一家集體企業——梅山毛竹器廠上班。
“13歲那年,小學三年級沒有上完,就跑到這里應聘。”黃種用對第一份工作印象深刻,他說,當時集體企業就業對年齡并沒有限制。
一開始,他跟著師傅學習編織竹椅、簸箕、竹籃等毛制器具,再銷往各鄉鎮供銷社,供農民選購。憑借著吃苦耐勞的精神,黃種用手藝漸佳,兩年后轉正。
然而,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類似于梅山毛竹器廠的集體企業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工作了8年之后,21歲的黃種用拿著600多元“遣散費”,告別了“吃公家飯”的時代。此后,他回家辦過一家竹器廠,本想靠這門手藝養家糊口,但經營一段時間就關門歇業。
1984年,黃種用來到廈門,從事建筑行業,從一名小包工頭做起。起初,由于對行業不了解,他就雇用別人給自己當老板,向對方討教學習。此后,他又在多家建筑公司供職過,業務范疇從建筑分包擴展到建筑總包。也就是在建筑行業中,他完成了原始積累。
正是在這一行業耕耘多年,黃種用看到了建機租賃行業的大好前景。2003年,他成立了廈門中環建建設機械租賃有限公司,即現在中環建(廈門)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注冊資本7100萬元。
彼時,建機租賃并不難做,黃種用從世界各地大量購買塔吊、施工升降機、汽車吊等設備資產。為了保證施工安全,他不惜重金選購波坦、中聯、大漢等知名品牌塔機,有的一臺設備高達數百萬元。他再將設備租給建筑方,生意越做越大,輝煌時期年產值近億元。
服務做到最好總會賺到錢
13年來,中環建在行業打響了名氣。在福建省,說到黃種用,幾乎所有的建機租賃公司都認識他;而在全國塔機廠家中,80%的人知道中環建這家企業。
建筑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中環建率先在行業內實現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創造了13年安全事故“零”發生。站在中環建集團安全監控系統大屏幕前,重點工程項目現場吊裝工作視頻通過3G網絡高效傳輸,真正實現了對大項目、施工塔機的實時監控。
“這套系統目前在福建獨此一家,在全國也不多見。”黃種用說,一旦設備出現故障,就能在最短時間內發現,以最快速度趕到現場維修,保證施工的持續進行。盡管投入不少資金,但他對自己能引領行業之先感到自豪:“終究要有人去嘗試,去做第一個,這樣我們的行業水平才有進步。”
安全系統只是中環建管理中心的一部分,目前公司已基本實現了從租賃接單到采購、安拆、維保、檢查、收款等環節的無縫接軌。
事實上,在全國建機租賃市場,中環建對軟硬件的投入,可以說無人可望其背,單單他購買的建機設備總資產就達3.5億元。最高峰時,能滿足數百個工地同時施工。
黃種用認為,這筆投資并不虧,這相當于公司對高端客戶服務能力提升了一大截,體驗過這種服務的客戶也已不愿意再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
除了大手筆購買設備,公司在漳州基地設有福建省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繼續教育實訓基地。因此,從中環建走出去的員工特別吃香,一般工資都會比行業多出30%左右。
“我們不一定要把市場做到全國,但一定要做到全國最好。”黃種用眼神透露著堅毅。對他來說,租賃服務并沒有最好的標準,但他堅信,“只要堅持到最后,服務做到最好,總有一天會賺到錢”。
秉承著這樣的服務理念,常年跟中環建打交道的大多是一些央企。中環建七成租賃業務均來自中國建筑公司系統項目,三成來自民營建筑項目。
下半年有望掛牌新三板
然而,作為租賃行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資產折舊,變得不值錢了。據介紹,建機租賃行業每年折舊率在10%,加上近幾年回款速度慢,生意越發難做。
“按照現在的行情,所賺利潤不夠資產折舊。”他甚至用“乞丐生意”來形容行業生存之艱。
盡管存活不易,但黃種用依然看好這個市場。他說,我國建筑機械年消費約1000億元,而機械租賃的份額僅100億左右。按照發達國家租賃率80%計算,我國租賃市場還有600億-700億元的缺口,并且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這個缺口還會擴大。而目前中環建一年所占市場份額不過數千萬元。
為了解決融資問題,黃種用決定走資本市場。“今年7月公司完成股改,下半年有望掛牌新三板。”現在的中環建已由最初的有限責任公司變成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看似一小步,卻是企業發展的一大步。
這位行業老前輩下定決心:“十三五”期間,要創產值5億元。而他將繼續走高品質路線,鞏固老客戶,開拓新客戶。在他看來,這一路線的突破口仍是“互聯網+”在建機租賃行業的應用。未來,黃種用將調整設備在數量、結構、區域上的配置,實現建機設備信息的數字化、網絡化,以及在用設備運行狀態的數字化、遠程監控化。
采訪中,他透露,目前他們也在研發網絡租賃服務平臺,實現“互聯網+租賃行業”相結合,在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的同時,提升公司品牌及業務量,同時把一些服務終端提供給他人使用。
近年來,中環建將觸角伸向省外市場,將第一站設在了海南,力爭在2020年省外市場的產值約能占總產值的30%。(記者 蘇清彬 文/圖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