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跡名片
千金廟位于南安金淘鎮下圩街西端,始建于五代禧宗后梁開平二年(公元906年),古稱泉州府西岳,與廈門南普陀、泉州開元寺并列稱為閩南三大名剎。千金廟為金淘前身,斯時,金淘地區的地名、車站、郵局等等,均為千金廟,這樣的稱呼一直延續至上世紀60年代末,方改為金淘。
金淘千金廟
景點推薦
千金橋、山門
千金廟坐落于金淘鎮下圩街龍廚山下,這里依山傍水、群山環抱、山清水秀。大隱隱于市,若是以往路過此處,或許很難發現隱匿在馬路后面的千金廟。如今,新建的山門高大雄偉,將這座歷史悠久的閩南名剎烘托出來。“千金廟于2007年重新修建,殿內盡量保留清代石柱、石板等建筑材料。”千金廟管委會林主任告訴記者,千金廟在金淘甚至南安都有著無法比擬的地位。
千金廟始建于五代,古稱泉州府西岳,與廈門南普陀、泉州開元寺并列稱為閩南三大名剎。當時閩省各地,東南亞各國以及港、澳、臺香客絡繹不絕,香火鼎盛,享譽之高,無與倫比。“相傳,當時各地普度時,所抬佛祖路過千金廟旁邊的千金橋時,都要往河內投入生雞蛋,雞蛋沒有破才能從千金廟經過。”林主任說,據《南安縣志》記載,“千金橋”碑文乃為清嘉慶二十年南安縣令慈溪圣雄手書。值得一提的是,千金廟即金淘的前身,當時金淘地區的地名、車站、郵局等均為千金廟,這樣的稱呼一直延續至上世紀60年代末,方改為“金淘”。
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千金廟,其實還有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后梁開平年間,開閩王王審知為尋覓名賢,曾只身云游四方。經過金淘山后村時,腹中一時饑餓,偶然受到鄉民陳目五的款待,十分感激,便贈送一襲黃龍襖以作留念。陳目五得此賞賜后,氣焰滔天,橫行鄉里,欺壓鄉民,在虎廚這個地方,面對黃旗尖山,建起了一座宮殿式的府第。后因污辱其侄媳,受到侄兒的報復。其侄買通鄉紳劉登軒,大書“干全朝”橫匾,高懸廳堂,然后趕到福州城,晉見王審知,指控陳目五圖謀不軌,妄圖造反。消息傳來,陳目五之女陳千金,聰明穎慧,受典故的啟發,將“干全朝”改為“千金廟”。廟中供奉閩王塑像,才解危急。陳目五死后,“千金廟”香火十分旺盛,尤以王審知的白馬和馬夫造像逼真馳名(王審知又稱“白馬三郎”)。
“事實上,至上世紀末,由于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千金廟閑置了數年。”林主任告訴記者,直到1930年,千金廟才被改造成學校,僑光中學、泉州中學都曾在這里辦學。
改革開放后,重修千金廟的呼聲越來越高。“其實,關于重修還有個動人的故事。”林主任說,2006年,千金廟神明托夢石獅王麗卿女士,告知千金廟厝頂漏水,要她前來修補。經過多方打聽,王女士終于找到了千金廟的所在地。除了修補厝頂,王女士還到處詢問年長者當年供奉的神像,并塑造了16尊神明金身在廟內供奉。從此,廟里香火逐漸旺盛。
“2007年,香港王秋霞捐資120萬元重修了千金廟。許多歷史遺留問題也在2013年得到解決。”林主任告訴記者,香港吳雅玲也樂捐110萬元,重修了山門、鐘樓等建筑。而千金廟連同旁邊的金淘書院等周圍區域已被規劃為金淘文化園,今后計劃把千金廟建成集旅游、朝圣、休閑為一體的景點。(記者 黃睿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