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鼎巖位于南安蓬華鎮山城村西部的觀音山上,始建于明朝,2003年重新修建落成。
景點推薦
AA小園林、九龍壁、假山靈洞臥佛、西山公園
華鼎巖位于南安蓬華鎮山城村西部的觀音山上,這里海拔520米,空氣清新,雖是盛夏,卻是清風徐徐,勝似秋天。
盤山而上來到華鼎巖,最先映入眼簾的是紅磚綠瓦和圍墻,逶延如青龍下山之勢。從圍墻中的小門入內,放眼望去,似誤入仙境般震撼。大殿前的山門高聳挺拔,上面“華鼎巖”三個金字熠熠生輝。偌大的殿前廣場四周栽種著珍貴的花草樹木,廣場正中設有八角蓮池,池中有花果山,花果山上的孫大圣金睛炯炯,棒喝千鈞,威武揚揚。放眼西北,千山擁載仰首,林壑幽深,云蒸霧繞,滿山茶果飄香,渾然構成一幅與大自然和諧結合的美麗畫卷。
華鼎巖的殿堂為二進佛教殿堂,下殿天王殿供奉彌勒佛,背后為委托尊者,硬山式屋脊四龍騰飛,兩翼為鐘、鼓樓。從兩廊的石階臺階而上來到上殿。上殿重檐歇式屋頂貼著剪瓷青龍戲塔,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映照下熠熠閃光。主殿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觀音菩薩端坐正堂蓮花座上,左為普賢菩薩,右為文殊菩薩。兩側壁上嵌有十八羅漢雕影。
據華鼎巖管委會主任郭贊家介紹,華鼎巖始建于明朝嘉靖乙酉年,山城村十一世媽祖嫁到此地后,將原在廈門供奉的南海觀音迎來,供奉在觀音廟里,至今已有454年的歷史。初時規模較小,但鄉民們虔誠不息,頂禮膜拜,世代香火鼎盛,綿延不絕。“尤其是每年的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誕辰,這里便設壇朝拜,鄰里鄉里以及外出的謀生者紛至沓來,絡繹不絕。”郭贊家說。
近年,旅港鄉親郭贊良捐資修建華鼎巖,得到鄉民們的支持。據說,郭贊良先生在2001年初春的深夜,夢見自己走進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殿堂里紫氣升騰,一個仙女來到他面前對他說,“此乃山城寶剎圣地,今逢太平盛世,可興土木建造。”然后飄然而去……
郭贊良醒來后,回憶剛才夢境,頓有所悟:“莫非是觀音菩薩點撥我修建觀音寺。”于是,他于農歷二月十九回到山城老家,正逢觀音誕辰慶典,他在觀音面前卜杯,詢問是否托夢叫他建寺,結果都是“允杯”。這時他才向鄉民表達修建觀音殿的意愿,得到全體村民的擁護和支持。隔日便請來了泉州有名的地理師到善后尋找夢中圣地。經過一番勘察,定下了此處,地理先生提議取名為“華鼎巖”。
說來奇巧,清道光年間,曾有一名李姓地理師來到觀音山上,前后左右細勘,久久不忍離去,徒弟問其原因,答曰:“你看此地山瑞氣含華,定仙能鼎甲,但須200年后。”這與泉州的地理師所說的“華鼎巖”相吻合,皆含華鼎二字,而時間恰好近200年。
如今的華鼎巖不僅是朝拜圣地,也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華鼎巖風景區還規劃建成了AA小園林、九龍壁、假山靈洞臥佛,西山公園等,以后還將建設獅尖山等旅游配套景點。(記者 黃睿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