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農技專家的精心幫助和指導,不僅解決了土地的‘病癥’,還讓我學會了技術,我對明年的收成更有信心了!”16日,建甌市南雅鎮太平村青鮮果蔬合作社負責人王麗云笑著說。
南雅鎮一些村民在長期的耕作過程中,由于不合理施用化肥、尿素等原因,導致土壤酸化現象日趨嚴重。為重新激發土壤活力,給農田“松綁”,促進農作物增產增收,在南雅鎮黨委、政府的邀請下,集美大學和閩北職業技術學院建甌鄉村振興學院在該村開展共建實訓基地調研活動,向青鮮果蔬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捐贈30噸集美大學自主研發的牡蠣殼土壤調理劑。通過對比,施用牡蠣殼土壤調理劑的農田酸化現象明顯減輕,農產品產量增加,品質提升。
“我們積極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對接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引導農民科學種植,提高收入。”閩北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說,在南雅鎮,該校通過“農資+技術”的有效幫扶方式,踐行“治土助農”,助力鄉村振興。(邱冬勇 魏森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