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武夷,世遺勝境。
山水為卷,鐫刻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密碼;文脈傳薪,揮就“雙世遺”活化利用的東方美學;創新運筆,繪就智慧文旅賦能全域發展的時代長卷。
武夷山,這座“雙世遺”之城正奮力書寫文旅新章——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以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人氣聚合、產業融合、資源整合,推動茶文體旅融合發展,培育文旅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會客廳。
人氣聚合 激活全季引力
到武夷山旅游,就是走進武夷山濃得化不開、多得數不盡、美得放不下的文化迷宮里。九曲溪畔,竹筏劃水泛起的層層漣漪;巖骨花香,晨霧中升騰的縷縷茶香;朱子故里,探尋理學智慧時散落的點點鄉愁……四方游客踏上這片土地,不管是走馬觀花,或是潛心細品,每次都有新收獲。
當春雨浸潤丹霞巖壁,武夷山以“文化+旅游”的王牌,持續刷新著世遺之城的超高熱度。2025年春節假期,武夷山三日接待游客47.0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59億元,同比增長13.72%。茶禪哲學、朱子理學、閩越文明成為可感知、可體驗、可傳播的文化密碼,在山水畫卷中鋪就了一條沉浸式研學走廊。
3月,“四季茶事”文旅產品推廣活動開啟,從充分挖掘地道的喊茶、采茶、制茶和斗茶到創意人群如何開發新玩法,精準捕捉了Z世代對去班味、慢生活、治愈感生活方式的渴求,活動上線兩周,相關話題瀏覽量突破4億。帶動武夷山茶旅體驗產品預訂量增長40%。通過“半米茶席”這一極具在地性的創意支點,將武夷山的茶脈基因完美轉化,讓每一片茶葉都成為撬動文化自信的杠桿。
產業融合 釋放乘數效應
“這次武夷山之旅收獲滿滿,不僅飽覽了武夷山的奇、秀、險、峻的自然之美,也體驗了許多不一樣的新花樣。”清明假期,結束三天的武夷山之旅,上海游客劉先生愉悅之情溢于言表。
武夷山文旅究竟憑借何種秘訣,實現了從“嘗鮮打卡”到“深度長鮮”的華麗蛻變呢?
答案在于武夷山聚焦“文旅+”發展理念,持續不斷豐富產品供給、全力優化文旅服務,創新構建獨具特色的“1+3+3”產品體系:完善提升武夷山主景區的核心旅游資源,策劃武夷山國家公園探秘之旅、采茶制茶體驗之旅、朱子文化研學之旅三大主題產品,打造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自駕游、崇陽溪漫游道騎行游、星村濱水茶香徑徒步游3種游玩路線。全域旅游多點開花,游客有了更多快意選擇。
玩法不斷更新,“網紅”點也頻頻出現。武夷山通過盤活利用閑置資源,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旅新空間:不問山居民宿、酷野谷露營、黃村茶詩樂營地、曹坊“阿勒泰”營地等等。這些新場景如珍珠般串聯在風景道沿線,讓游客從“走馬觀花”變為“沉浸體驗”。
資源整合 撬動創新勢能
在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前夕,武夷山文旅創新矩陣正以沖刺姿態破繭成蝶。大型山水文旅史詩“月映武夷”項目尤為亮眼。藝術團排練廳內,百名舞者正以精湛技藝將武夷千年文化轉化為世界語言,每個動作都在訴說這片土地的文化傳奇。
科技賦能成為文旅升級的核心引擎。“飛越福建”項目已完成LED飛行球幕的穹頂設備安裝,技術人員正進行最后調試,屆時游客將能通過懸空座椅穿越數字福建的壯美山河。景區南路口的“傳奇武夷”數字劇場更融合AI、全息投影、AR等前沿科技,將武夷山的生態奇觀與人文精髓進行數字化重構,打造沉浸式體驗新標桿。
3月15日,武夷山與聯想集團簽約共建全球首個“城市超級智能體”,標志著智慧旅游進入新階段。該項目將深度整合文旅資源,在智慧旅游、交通、政務等領域實現全面升級。
從朱子理學的數字化演繹到九曲溪的科技再現,從生物多樣性的云端展示到生態管理的數字孿生,武夷山正以創新為驅動,構建“文化+科技+生態”三維一體的文旅新生態。
春光瀲滟處,武夷入畫來。如今的武夷山,正以“雙世遺”和國家公園的獨特魅力突破地域邊界,將東方的“詩與遠方”譜寫成世界語言,向全球游客發起“魅力攻勢”。展望未來,以武夷山為中心的大武夷文旅圈發展藍圖已然繪就。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以及對守正創新的執著與拼闖,武夷山將聚焦奮勇爭先、再上臺階,持續在深挖中激活,把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等文化瑰寶,轉化為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動力之源,提升武夷文化影響力,展示大武夷新形象,豐富拓展文旅新體驗,全方位滿足游客日益增長的高品質需求。(李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三明泰寧古城:“狀元巡游”2025-04-11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