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石泰峰在蘇州相城區調研。
“讓法治成為蘇州新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具有法學背景的地方領導人,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主政蘇州期間,石泰峰也展現了其善用法治思維和方式治理社會的一面。
石泰峰多次在公開場合講話時說,在新的歷史基點上,蘇州需要重塑“新的核心競爭力”。他提出,要“讓法治成為蘇州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和標志”。
在接受《新華日報》采訪時,石泰峰說,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縱觀世界上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無不以嚴格的法治著稱。比如香港和新加坡,良好的法治環境成為其集聚資源、用好資源的制勝法寶。“這也是我們把法治蘇州建設提升為一項戰略工程的原因所在。”石泰峰如此解釋。
因此,在他看來,蘇州要加快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方式的轉變,“除了靠科技創新和人才,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讓法治成為蘇州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和標志。”
在一次“法治蘇州建設工作”專題調研及座談會上,石泰峰說,從全面小康到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不是簡單的經濟總量擴張和技術提檔升級。“現代化是包括社會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在內的系統工程,一個法治建設不健全的地方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
在公開講話中,石泰峰多次這么要求官員: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深化改革,劃清政府和市場邊界;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推動科學發展,尊重規律;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化解矛盾,維護可持續的穩定。
眾所周知,蘇州是歷史文化名城,但如何保護古城、保護重點不突出等問題也比較凸顯。
今年5月,蘇州召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推進大會。法學專業出身的石泰峰,強調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古城保護,提出加快制定出臺《蘇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同時,把古城14.2平方公里確定為蘇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域加以重點保護。
石泰峰說,古城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保護”這個核心轉,努力使整個古城的風貌、韻味、尺度、肌理,都能被原汁原味地傳承下來,“絕對不能把古城僅僅當作促進經濟增長的平臺和籌碼”。
他說,要堅決反對大拆大建、成片開發,防止拆真建假、搞建設性破壞,不能讓“園林”、“古宅”成為現代建筑群中的“孤島”。這些思路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國內一些古城大拆大建現象的糾偏,有利于蘇州在古城保護的制度層面上得到落實。
蘇州再成“省長搖籃”
近期,在從蘇州調回省里之前,石泰峰又展開了新一波密集的調研之旅。
據媒體報道,10月中旬,石泰峰率蘇州市黨政代表團赴無錫、南京等蘇南兄弟城市調研考察。他說,加快推進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不僅要學習江蘇省外其他城市的先進理念和發展路徑,也要認真學習同屬蘇南板塊的兄弟城市的好經驗好做法。新形勢下,蘇州要和無錫、南京進一步密切交流合作,攜手共進,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改革開放后,蘇州經濟飛速發展。同時,在蘇州任職的主要官員往往在仕途上能更進一步,蘇州也一度被外界稱作“省長搖籃”。
在石泰峰之前,江蘇省原省長、省委書記梁保華曾在1998年6月至2000年12月期間擔任蘇州市委書記;接替梁保華主政蘇州的陳德銘在蘇州干了近兩年,后升任至陜西省省長、商務部部長;2002年5月在蘇州擔任“一把手”的王珉離開江蘇,升任至吉林省省長,后任吉林省委書記、遼寧省委書記。
王珉的繼任者王榮在離開蘇州后主政深圳。今年3月,王榮正式成為廣東省政協主席,也躋身于正省部級別。
石泰峰擔任江蘇省省長后,誰將補缺江蘇省委專職副書記,誰又將擔任蘇州市委書記,外界也頗為關注。
【石泰峰簡歷】
石泰峰,男,漢族,1956年9月生,山西榆社人,1982年6月入黨,1974年5月參加工作,碩士研究生,教授。現任江蘇省委副書記。
1974年- 高中畢業,插隊
1975.10-1978.09 在山西機床廠工作
1978.09-1985.06 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碩士學位
1987-1990年 河北寧晉縣縣委副書記
1990年-2001.07 先后任中共中央黨校法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組織部部長(其間,1991-1992年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法學院做訪問學者)
2001.07-2010.09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
2010.09-2011.08 江蘇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
2011.08-2011.12 江蘇省委副書記,省委組織部部長
2011.12- 江蘇省委副書記
2014.06- 江蘇省委副書記、蘇州市委書記
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
(簡歷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整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