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交匯點”報道,11月30日上午,江蘇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石泰峰作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推薦人選被提請任命,李學勇提交了辭職請求。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志軍主持會議,并作提請人事任免的情況說明。
石泰峰現任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省委副書記、省政府黨組書記兼省委黨校校長、蘇州市委書記。
李學勇在辭職請求中說:由于年齡原因,根據《地方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現請求辭去江蘇省省長職務。
本次常委會將對上述提請進行審議,12月4日進行表決。
如果上述表決能順利通過,法學博士、59歲的石泰峰也將成為新中國成立后江蘇首位具有法學背景的省政府主要領導。
石泰峰此次如能代理省長,也將再次驗證“省委副書記是晉升省長主要來源之一”的規則。此外,石泰峰也成為過去20年來蘇州第5位市委書記升任正省(部)級的干部。
從中央黨校副校長“空降”江蘇
公開資料顯示,1956年出生的石泰峰今年59歲,山西榆社人,擁有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學位,是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74年,高中畢業的石泰峰下鄉插隊,一年后回到城里的山西機床廠工作。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次年9月,石泰峰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
四年后,本科畢業的石泰峰考取北京大學法律系的研究生,師從著名法理學教授沈宗靈,潛心從事法理學研究。
1987年,31歲的石泰峰前往河北寧晉縣擔任縣委副書記。
三年后,他進入中共中央黨校工作,這一干就是20年。其間,他在法學教研室當過副主任、主任,也在政法教研部當過副主任、主任,漸次升至中央黨校校委委員、組織部部長。
2001年7月,石泰峰升為中央黨校副校長,一直到2010年9月空降江蘇省。
2010年9月,石泰峰從中央黨校副校長調任江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2011年8月升任省委副書記,同年12月不再兼任省委組織部長。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報道,在江蘇省委分管黨務和人事期間,石泰峰工作低調、嚴謹,個人一直住在江蘇省委招待所。他注重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學習和教育,善于總結地方上的一些成功經驗,參與推動了縣處級以上干部的很多集體學習觀摩活動。
2014年6年,石泰峰以江蘇省委副書記的身份兼任蘇州市委書記,接替因年滿60周歲而離任的蔣宏坤。這也是石泰峰在地方主政的“首站”。
2014年9月30日,石泰峰檢查節前軌道交通工程安全。
主政“中國經濟第六城”,被贊務實、前瞻
“到蘇州擔任市委書記責任重大,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盡快熟悉情況、適應環境,與蘇州人民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真正做一個融入蘇州、情系蘇州、建設蘇州、全心全意為蘇州人民謀利益的蘇州人。”2014年6月23日,江蘇省委副書記石泰峰兼任蘇州市委書記,在當日的就職講話中,石泰峰如此表態。
石泰峰走馬上任蘇州的第一個月,馬不停蹄地到處調研、摸底。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1個月內,石泰峰的調研足跡恰好遍布了蘇州下轄的全部行政區域——4市(昆山、張家港、常熟、太倉)、6區(工業園區、高新區、姑蘇區、吳中區、相城區、吳江區)。
據澎湃新聞統計,除了10次調研,石泰峰在履新蘇州的第1個月,還主持參加會議7次,會見中央、其他省市黨政代表以及企業代表共計10余次。如此高頻度的密集調研、會見、主持會議等,顯現了石泰峰的務實作風。
蘇州,是江蘇經濟體量最大份額的城市,有著“中國經濟第六城”之稱(經濟總量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外界看蘇州,往往會覺得其異常光鮮、成績喜人,石泰峰主政蘇州后,卻對蘇州繁榮之下的隱憂有著異常清醒的意識和“問題導向”。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在會見貴賓時,石泰峰坦率直言,蘇州經濟規模總量較大,但產業發展“大而不強”的矛盾依然突出。在蘇州內部的干部會議上,石泰峰也是多次“自曝家底”、“自揭家丑”,坦言蘇州的產業結構總體仍然處于產業鏈條的中低端,“大而不強”、“后勁乏力”等問題亟需破解,轉型升級任務緊迫繁重。
主政蘇州后,石泰峰多次提出蘇州各地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這也是他在蘇州各地調研時,突出強調的“高頻詞匯”。
不僅在經濟發展上展現其務實、前瞻的一面,作為地方主政的“一把手”,石泰峰對蘇州各項工作均是高標準、嚴要求。“蘇州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走在全省、全國前列,黨的建設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顯現也比較早。我們一定要清醒認識,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研究新情況,妥善提出新對策,切實解決新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