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長李學勇辭職:李學勇辭職原因曝光——李學勇在辭職請求中說:由于年齡原因,根據《地方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現請求辭去江蘇省省長職務。(12月1日《人民網》)
“當官不易”之聲一直回響在輿論場上,再加之近年來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作為省部級“一把手”主動辭職,在官場上也實屬罕見,難免會引起輿論的廣泛熱議。
縱觀李學勇的工作履歷可謂是十分豐富,在他擔任領導職務期間,讓他具備了“善于觀大勢、謀大事”的特點,主政江蘇五年經濟數據也是可圈可點。的確,作為這樣一位集閱歷和能力于一身的“一把手”怎能輕易淡出政壇?于是“他為什么會辭職”就成為了公眾熱議的焦點。
其實,在當前的社會浪潮中,時不時有一些官員主動辭職,但是人們面對官員的主動辭職的現象仍然沒有習慣。這或許是因為在一個有著官本位傳統的環境中,主動放棄領導崗,意味著放棄前程,而且,在一些大眾的眼中,在職業選擇的價值次序上,當官一直排在首位。也正是因為這種價值排序的存在,使得一個個官員主動辭職,到如今的省部級“一把手”辭職,都沒有使得官員辭職退出輿論關注的視野。況且,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揪出的加入“老虎”隊伍的貪官也越來越多,如今省部級官員主動辭職,公眾也不免將他與貪腐連在一起。
不過話說回來,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決定權,如今李學勇到了退休的年齡,只要無愧于心、自身清白,這種辭職便無可厚非。而且,允許領導者辭職,既有利于培養合適該崗位的干部,也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環的行政結構,對于辭職官員本人以及政府都是一件好事。
說到底,不是省長辭職太轟動,而是人們在當前反腐力度加大的環境中對于官員辭職不適應。筆者認為,人員流動是激發社會活力之水,試想一下,讓一位65歲的老者天天下基層,精力與身體根本跟不上,這樣勢必會影響工作。再者說,在這種國家極度反腐糾風的緊張時期,李學勇敢于提出辭職,正是說明了他“身正不怕影子斜”,向為官者證明了清者自清的淡定。像李學勇這樣依法請辭,相信就算紀委調查,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