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27日電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安峰山27日在北京表示,“九二共識”既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石,也是兩岸關系現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否定這一政治基礎,勢必導致兩岸關系現狀的改變。
他并指出,在涉及兩岸關系性質這一原則性的問題上,一味地采取回避或者是玩文字游戲都是毫無意義的。
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當天舉行,安峰山回答多個問題時,均對“九二共識”表達立場。
他強調,如果能夠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兩岸就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
他也形容“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指出如果能夠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就可以行穩致遠;這一基礎受到損害,兩岸的政治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系必然會受到沖擊。
本月29日是國共兩黨領導人發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愿景”11周年紀念日,也是汪辜會談雙方簽署有關協議23周年紀念日。
安峰山指出,23年前,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舉行的汪辜會談,開創了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標志著兩岸關系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實踐證明,要保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方向和良好勢頭,關鍵是要鞏固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
他強調,有了這個基礎,兩岸關系就能繼續向前發展,兩岸民眾的權益與福祉就能得到維護和增進。如果這個基礎遭到破壞,兩岸關系就會重回動蕩不安的老路,和平發展成果就會得而復失。
他說,11年前國共兩黨領導人為兩岸關系指出一條光明大道,2008年以來兩黨、兩岸雙方與兩岸同胞推動落實“共同愿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取得豐碩成果。這一局面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當前兩岸關系再次來到方向和道路選擇的重要關口,我們希望繼續堅持共同政治基礎,保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正確方向和良好勢頭,維護好兩岸民眾利益和福祉。
關于國臺辦與陸委會聯系溝通機制、兩會商談機制會否中斷的提問,安峰山指出,聯系溝通機制之所以能建立,兩會之所以能恢復商談、簽署協議,是建立在雙方均堅持“九二共識”這個共同政治基礎之上的。
臺灣記者問及,近日大陸有媒體、智庫就兩岸關系所做民調針對“武統”進行了調查,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安峰山表示,不對具體民調發表評論。他表示,大陸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的利益福祉,拉近兩岸的心靈距離,增進兩岸同胞對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同時,我們也堅決反對任何形式“臺獨”分裂活動,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完)(記者 邢利宇 陳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