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起我國一直保持著硫酸產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硫酸產量世界第一的背后,是大量廢硫酸的產生。環保部政策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溫英民今天透露,我國每年約產生1億噸廢硫酸。在他看來,廢硫酸的處置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偷排、直排等違法問題十分嚴重。
作為一線環保執法人員,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副處長萬年青說,有關廢硫酸的污染底數尚不摸清,相關執法亦缺乏政策支持。他建議,國家應該制定廢硫酸環境監管指南。
廢硫酸污染底數不清
中國硫酸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曉軍說,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4年底全國硫酸生產能力達1.24億噸,2015年全國硫酸產量9673萬噸。
在溫英民看來,我國不僅是硫酸的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他透露,近期發生的常州外國語學校土地污染事件,以及2014年發生的騰格里沙漠違法排污事件均與非法排放廢硫酸有關。據他介紹,有企業通過鋪設暗管等方式,將未經處理的廢硫酸排入市政管道,甚至溝渠、河道、池塘。
“初步預計,我國廢硫酸每年在4000萬噸以上。”溫英民說,面對如此巨大的廢硫酸產生量,必須要關注其監管、環境風險以及回收和處置等問題。
長期在一線從事環境執法工作的萬年青說,廢硫酸作為危險廢物,其污染底數尚不清楚。“我國危險廢物管理實行的是企業申報制度,如果企業不申報核實起來就非常困難。”萬年青說,個別省申報的涉及危險廢物企業只有100多家,遠遠低于實際數量。
萬年青透露,通常企業很少把廢硫酸納入危險廢物進行管理。同時,“危險廢物管理考核對政府機構約束力不夠,對政府考核欠缺”。
涉危廢犯罪案件急劇增長
據溫英民介紹,2015年,全國共發生各類突發環境事件330起,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日益凸顯。他說,12%的危險化學品企業距離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不足1公里,廢硫酸作為危險廢物,其產生、排放及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環境風險也是不可忽視的,近年發生的廢硫酸污染事件,化工企業占了很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