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分制到五分制,最近山東大學的學分改革,讓一批盼著保研的學生突然沒了方向。
山東大學
“前5個學期成績已定,我原本是專業前5%,可以著手準備保研,但現在學校一改革,不知還能不能保得上。”
近日,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3級學生小寧向澎湃新聞反映,臨近研究生推免,山東大學突然通知進行學分制改革,推免成績由百分制算法改為五分制。二者算法不同,百分制按學生成績計算,五分制按班級排名來計算。
這一變革帶來的影響是,部分百分制下成績前5%的學生,可能在改革后被擠出5%,從而失去保研資格。
更讓學生茫然無措的是,直至發稿,該校部分學院仍未全面推出五分制計算細則,教務系統也無法算出五分制算法的排名。是否報名保研、參加保研夏令營都成了未知數。今年5月,小寧想查詢轉化學分后的成績排名,結果三次查出三個不同排名,“后來學院就關掉了系統”。
對此,山東大學本科生院負責學分制改革的相關教師近日告訴澎湃新聞,學校學分制改革文件2014年就已出臺,學生不知情,有可能是各學院宣傳不到位;5分制教務系統目前正在進行調試。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務處的相關教師亦稱,對該文件,學院沒有另行通知,只是放在了本科生院官網上。
不過,該校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兩位教師表示,其所在學院均是近期才接到推免學分調整的通知。
對上述種種說法,6月14日,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向澎湃新聞發來《關于山東大學五分制計分改革的情況說明》(以下簡稱《說明》),承認五分制改革的過程中考慮不夠細致,目前學校正根據老師和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研究,不斷調整。
百分制“突然”變成五分制
今年5月,小寧準備保研時,突然得知學校研究生推免成績由百分制變為五分制。這一變化,影響到了包括她在內的一批成績靠前的學生。
據澎湃新聞了解,百分制是指按學科成績進行計算,即取所有學科成績的平均分。而五分制是按照學科排名來計算,根據排名分為5個等級,同一等級為同一成績,如前5%為A級,所有前5%的學生無論百分制成績差多少,在五分制都是同一成績。
“百分制和五分制差別很大,現在排名特別亂。”小寧告訴澎湃新聞,往年學校保研都用百分制,如按照前五個學期的成績,她已可提前“鎖定”保研,等著報名心儀學校的夏令營,為保研鋪路。但現在學分制改革算法不同影響排名,讓她和其他準備保研的學生都陷入了迷茫。
山東大學中文專業的韓同學已報名了一所大學的保研夏令營,他告訴澎湃新聞,學校有的工科學院系統已經能打出五分制排名,與百分制“相差比較大”。他擔心學分制改革后自己排名下降,拿不到保研名額,夏令營就白參加了。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張同學則表示:“如果改成五分制,我保研就基本沒戲了。”
還有山東大學大三學生在“知乎”上吐槽學分改革不公:“我們班第二名百分制甩第三名幾條街,改成五分制后,因為他是威海校區轉來的,只有十幾個人參與排名,成績落到了第四,而保研名額只有三個。”
此外,學校部分學院遲遲不出五分制改革的細則,無法列出學生的五分制排名,也讓學生們頗為焦慮。
小寧告訴澎湃新聞,現在是保研關鍵期,要報名保研夏令營、準備材料,暑假去見想要報的導師聊一聊。“但現在學校一直沒出五分制計算細則,連能不能保研都不確定,怎么進行下一步?”小寧告訴澎湃新聞,學院只是告訴學生推免要使用五分制計算法,卻遲遲沒有出通知和具體計算方法。
小寧說,6月9日她上了學校系統,仍無法打印五分制的成績,“上個月我想查查自己轉化后的成績,結果查3次,是3個不同的排名,后來學院就關閉了系統。”
這些學生們擔心,按照慣例是9月出保研名單,如果學校仍遲遲不能推出五分制排名,不僅影響保研,屆時連準備考研、申請留學可能都來不及。
文件已發兩年,眾多師生稱不知
學生口中“突然而至”的五分制改革,在山東大學校方眼中,是早已公布了兩年的“舊政策”。
6月4日,山東大學本科生院負責學分制改革的教師告訴澎湃新聞,學分制改革并非突然實施,在2014年春季就已經出臺了相關文件。“這個是學校經過多方的討論和研究決定的,當時有異議可以提出來,現在都已經要實施了。”
該教師表示:“改成五分制肯定會跟百分制排名會有出入的,如果是計算方法的問題,我們可以修改;但如果不是,學生就只能接受這樣的計算結果了。”她說,目前正在調試系統階段。
據該教師介紹,2014年9月16日,山東大學出臺《山東大學本科學生學分制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定》)。
《規定》指出,在各類評優和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等排名時,均按照第一次考核成績計算平均學分績點,采用五分制績點排名;本規定適用于2013年及以后入學的學生。
2014年出臺的《規定》中的相關內容
而該校多名學生告訴澎湃新聞,此前從未聽學院提及,并不知曉有這一規定。“我們入學以來所有的評獎學金、評優都是百分制,現在系統打印排名也都是百分制。”小寧說,連教師打分也都是百分制,自己也從未得知有教師告知過學生有此文件。
對此,山東大學本科生院上述負責學分制改革的教師回應:“
這個文件我們當時也召開了全校院長會議,各個學院都是知道的。至于學生不知道,那應該是學院宣傳不到位。”
2016年6月6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務處教師告訴澎湃新聞,2014年出臺的《規定》學院未曾另行通知。但她不斷強調:“這個文件就在本科生網上,我們開學時就跟學生說過要經常上去看看,上面會有一些政策。(現在)學生不知道,我們也沒辦法,現在只能按照學校的精神和政策來執行。”
不過,6月14日,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務處陳老師表示,學院是5月份才接到推免學分調整的通知,“現在學生意見特別大,我們也在跟學校進行溝通,學校還在調整系統,爭取五分制相比百分制排名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該文化與新聞傳播學院教務處的于老師也表示,學院也是近期才得知此事,“現在學校還沒有發正式決定,學院也沒有發言權。”
校方正研究調整方案
據澎湃新聞了解,百分制是指按學科成績進行計算,即取所有學科成績的平均分。而五分制是按照學科排名來計算,根據排名分為5個等級,同一等級為同一成績,如前5%為A級,所有前5%的學生無論百分制成績差多少,在五分制都是同一成績。
相比于百分制,五分制由于是按人數比例來劃等級打分,能在一定程度削減因不同班級不同專業教師打分標準不同而給學生帶來的成績偏差。
目前,歐美高校大多采用五分制,但中國大多數高校都用百分制。在美國工作的博士王建新認為:“五分制能讓學生學會如何跳出細節,在大框架上把握事件本質;而百分制卻往往使人為一分之差而煩惱,難以做出重大決定。”
對此,山東大學14日發布的《說明》中也指出,近些年出國進行交流、獲得國外高校學分的學生越來越多,而國外高校大多實行五分制計分方法,改革后能夠對學生在各類學習方式中的排序提供一個客觀的比較,更適應教育的國際化。此外,五分制計分可以促進學生更加注重積累學習,減少投機行為,有利于調用學生的積極性。
但對于學校的說法,山東大學一名張姓同學表示,五分制雖有好處,但實行五分制應在學生入學時開始,教師在打分時就按五分制給分。“但前三年老師一貫按百分制打分,突然推免改成五分制,反而造成更大的不公平。比如一門課很多同學考了92分,我考了91分,在百分制看來只是一分之差,但到了五分制有可能就是A、B等級之分。”
而這正是山東大學一些學生的訴求,他們說并非排斥五分制,而是要求按照入學及前三年的打分方法,即百分制來進行排名,確定保研名額。“2014年的政策不能讓我們13級的學生來執行吧?”張同學如是說。
6月14日,山東大學黨委宣傳部向澎湃新聞發來《說明》,承認五分制改革的過程中考慮不夠細致,未考慮有些因素對轉專業、參加校際交流等個別學生產生影響。
《說明》還表示,目前學校正根據老師和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研究,不斷調整,力爭在推免和獎學金評選工作中,既保證排名的客觀性,又保障學生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