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16年上半年重慶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市統計局副局長張富民通報了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并與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副總隊長童澤圣一起解讀了熱點數據。總體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平穩,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動力不斷孕育成長。下階段,全市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2016上半年重慶GDP排名請點擊:2016上半年中國各省市GDP排名及增速
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000.82億元,同比增長10.6%,較全國高3.9個百分點。
解讀:支撐重慶經濟增長的原因宏觀層面上有三個:第一,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成效不斷顯現,有利支撐全市經濟的穩定健康相對快速的發展,它的特色發展差異化也使全市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第二,產業的轉型升級結構調整,上半年重慶新產業成長的勢頭逐步加快,為傳統經濟提供動力;第三,加速形成新動力以及新經濟,主要體現在新的業態、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現代服務業、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
GDP
同比增長10.6%
CPI 同比上漲2.1%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1%,低于2007年以來同期平均值0.7個百分點。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出現上漲;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下降。
解讀:2.1%的漲幅在近10年來處于較低的水平,原因有四:第一,宏觀經濟環境奠定了CPI溫和運行的基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得到體現;第二,供求關系的影響,國際國內經濟需求有限,導致價格上漲動力不足;而豬肉價格、人工成本、運輸成本和土地成本價格持續上漲,在較長時期內對物價起到持續推動作用;第三,一系列政策性因素影響,停車費、公共交通等價格有所上漲;第四,消費方式變化,網購和自由出行越來越多,使工業品消費和旅行社收費價格有所降低。從各方面情況看,今年下半年物價將基本呈現平穩上漲趨勢。
收入 同比增長10.1%
上半年重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57元,增長10.1%。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69元,增長8.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9元,增長11.3%。
解讀:10.1%的增速比去年同期要高,支撐增長的因素來自6個方面:重慶宏觀經濟的發展為城鄉居民增收奠定了基礎;相關民生政策的落實助力城鄉居民增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成效比較明顯;就業形勢總體穩定;農村經濟形勢較好帶動收入持續增長;扶貧攻堅有序推進。
樓市 新開工面積降4.1%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724.06億元,同比增長0.5%。全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2451.5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1%,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7.4%。商品房銷售面積2807.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7%。
解讀:上半年房地產銷售的增速突破20%和全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下降4.1%,說明一方面房地產去庫存得到了有效開展,另一方面針對房地產市場開展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也在逐漸顯現。未來的一個季度或者半年之內這個趨勢還將持續。
投資 民間投資增長9.5%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89.34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國有投資2331.05億元,增長4.8%;民間投資3619.74億元,增長9.5%,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1.1%。
解讀:上半年全國民間投資增速是2.8%,重慶是9.5%,重慶的民間投資情況與全國形勢一致呈逐漸下行態勢,但是依然保持比較高的增速。一方面,全市民間投資放緩主要是受房地產開發投資影響造成的,上半年房地產民間投資同比下降2.8%,下拉全市民間投資增速1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工業投資里面民間投資占比接近一半,同比增長28.2%。一上一下,平衡下來取得增長9.5%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民間投資的主要領域是實體經濟,從這一點可以推斷,下半年全市經濟將保持平穩快速發展的態勢。
數讀重慶
■工業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2%,較全國高4.2個百分點。
■農業
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600.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8%。蔬菜產量948.76萬噸,增長5.4%;水果產量108.78萬噸,增長11.4%。
■消費
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04.85億元,同比增長12.9%。
■外貿
上半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值2280.3億元,同比下降10.2%。其中出口1691.7億元,下降13.4%;進口588.6億元,增長0.7%。
■信貸
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2297.76億元,同比增長16.3%,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31327.60億元,增長15.8%;本外幣貸款余額24609.60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人民幣貸款余額23998.12億元,增長10.9%。
五大功能區GDP
都市功能核心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47.40億元,同比增長8.9%。
都市功能拓展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982.12億元,同比增長11.8%。
城市發展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618.06億元,同比增長11.2%。
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39.56億元,同比增長10.4%。
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13.68億元,同比增長9.2%。
本版稿件重慶晚報記者 張彬 李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