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帶來的風雨影響,華南大部的高溫天氣暫時緩解。但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江淮、江南仍然難以擺脫酷暑,未來三天(28-30日)大部地區日最高氣溫都將達35-39℃,局地可達40-41℃。
7月27日,廣西南寧市,民眾“全副武裝”出行,形如“蒙面大俠”。當日,廣西最高氣溫達37℃。連日廣西天氣持續“火爐”烘烤模式,七月南寧入圍中國天氣網發布的“全國十大‘火爐’城市排行榜”第九位。 中新社記者 胡雁 攝
昨天,受臺風“銀河”影響,華南南部退出高溫范圍。不過,江南等地高溫持續,昨天出現高溫的地區面積達到145萬平方公里左右。省會級城市中,杭州、南昌、上海和南京的高溫天氣已經持續了8天,其中上海徐家匯昨天最高氣溫達40.3℃,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
另外,昨天長三角多地最低氣溫達到30℃以上,其中安徽蕪湖、銅陵有望突破當地日最低氣溫的最高紀錄。
今天,臺風的風雨影響將持續,華南的高溫將顯著消退,廣西、廣東、海南都不再有35℃以上的氣溫。不過明天起,高溫又將從華南北部開始發展。
與此同時,江淮、江南大部地區酷熱持續。預計28日白天,江南、江淮、華南北部、江漢、黃淮西部和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陜西關中平原、重慶、貴州東部以及甘肅西北部、內蒙古西部、寧夏北部、新疆等地有35~39℃的高溫天氣,其中,浙江中北部、安徽東南部、江蘇南部、上海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41℃。為此,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分析師李磊田分析指出,此次長江中下游地區、江南以及重慶等地的高溫天氣將貫穿7月下旬,預計8月初仍會維持,不過強度將減弱,最高氣溫達到38℃以上的范圍會明顯縮減。
此次大范圍高溫天氣產生的原因是什么?馬學款指出,由于副熱帶高壓西伸北抬、勢力增強,主要降雨帶隨之向北移動,黃淮以南大部地區轉為晴熱少雨天氣,白天受太陽短波輻射影響,地面溫度會逐步上升。同時,在高壓控制區盛行下沉氣流,形成一定的下沉增溫效應。在輻射增溫和下沉增溫的綜合作用下,高溫天氣便出現。
“還需防范局部地區在午后出現的熱對流天氣。”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提示說。雖然未來一段時間南方地區并沒有明顯的降雨過程,但由于熱力條件充沛,白天陽光比較炙熱,經過上午的照射,地表溫度會在午后達到全天最高水平,近地表的空氣也會隨之受熱上升。因此,局部地區可能會在午后出現熱對流天氣,也就是雷陣雨。這種熱對流天氣局地性比較強,持續時間短且具有分散性,局地降雨也能達到大雨甚至暴雨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