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吉林省主要經濟指標均處于平穩增長區間,多數指標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提升,經濟運行實現了平穩向好、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初步核算,上半年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5604.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增速持平,吉林省增速居全國第24位,比一季度前進4位。
2016上半年吉林GDP排名請點擊:2016上半年中國各省市GDP排名及增速
分產業看,吉林省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97.69億元,同比增長4.0%,高于全國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111.00億元,同比增長6.0%,低于全國平均增速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196.16億元,同比增長8.3%,高于全國平均增速0.8個百分點。
上半年,吉林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02. 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9%,增速比一季度提升0.7個百分點。吉林省實現農業(種植業)增加值42.9億元,同比增長6.0%;實現牧業增加值227.4億元,同比增長4.5%。
上半年,吉林省工業經濟運行主要表現出三大特點:一、行業基本面保持良好增長。今年上半年,吉林省 41個行業大類中,同比增長的有34個行業,增長面達到82.9%,其中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27個行業,特別是汽車、食品、醫藥、裝備制造等支柱和重要行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而7個下降的行業分別為煙草制品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開采輔助活動、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基本都屬于高耗能和產能過剩行業,從行業增速情況看,吉林省工業行業發展基本保持良好態勢。
二、重點行業支撐作用增強。首先是汽車行業生產強勢回升。上半年全省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836.72億元,同比增長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18.6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升5.5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7%,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27.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2.6個百分點。其次是醫藥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醫藥產業實現增加值255.59億元,同比增長1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三是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愛基,凈值,資訊)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上半年,吉林省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1.5%和8.8%,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10.9%和13.7%,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2.0個百分點。
三、工業經濟效益回穩。1—5月份,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985.57億元,同比增長3.6%。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后實現凈利潤476.60億元,同比下降1.0%,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15.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4.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10.5%,比上年同期收窄0.7個百分點。
上半年,吉林省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196.16億元,同比增長8.3%,比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快1.6個百分點。吉林省三次產業比重為5.3:55.5:39.2,服務業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上半年吉林省服務業中,金融業、房地產業、住宿和餐飲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1.2%、8.4%、7.4%。(證券時報記者 孫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