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在10月17日發射【神舟十一號發射時間】。事實上,此次發射的意義重大,“神舟十一號”此番是對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而后者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目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中國向空間站時代大步邁進的同時,相關A股也迎來了投資機會。譬如太鋼不銹稱,不銹鋼等產品進入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等航空航天重點領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任務的主要目的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等。而“天宮二號”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將完成十余項高精尖的實驗任務,是載人航天歷次任務中應用項目最多的一次。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相繼發射也體現中國太空科技事業發展的又一次飛躍。事實上,航天事業已然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產業。根據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航天產業每年都以6%到7%的速度增長。2015年,全球航天業總產值為3600億美元。
相關產業鏈迎題材機會
事實上,航天發射、衛星發射、運載火箭還依賴于一些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技術成果的轉化等。
東興證券表示,受益于“十三五”載人航天工程持續投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電子科技等軍工集團相關業務仍將保持高速增長,也為其圍繞軍工核心業務開展資本運作奠定基礎。特別是相應行業的上市公司將迎來投資者機會,譬如關注航天電子、航天電器、振華科技等載人航天工程產品供應商及航天工程、中國衛星、航天動力等母公司資本運作預期強烈的“航天系”上市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就和航天工程息息相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有中國衛星、航天電子、航天機電、航天動力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包括航天信息、航天長峰、航天科技、航天晨光、航天通信、航天電器等,其中航天信息大股東業務包括衛星應用和信息技術,航天電器研制生產繼電器、連接器等,航天晨光有航天發射地面設備業務,與載人航天相關。
有意思的是,還有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擁抱”航天。此前太鋼不銹稱,不銹鋼等產品進入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等航空航天重點領域。
華創證券則表示,還可關注航天領域配套以及航天應用的民參軍企業。譬如振芯科技(衛星定位、通信以及遙感一體化應用)、天銀機電(子公司天銀星際從事星敏感器業務)等;以及傳統的航天系上市公司——航天電子(航天科技集團九院旗下上市公司)、航天機電(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旗下上市公司)等。(來源:每經投資寶 每經記者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