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聲】謝伏瞻(河南省委書記)
無論是省委、市委、縣委、鄉黨委,就是各級黨委班子這是關鍵。如果我們把這個各級黨委建設好了、建設強了,政治生態它就會向好的方面去變化。那么在黨委當中,關鍵少數那就是黨委書記,從我們河南省來講,第一責任人就是我。所以從我個人來講,首先必須要帶好頭,嚴格按照各項黨的規章制度,來推進我們河南的黨的建設。
【解說】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就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強化日常管理和監督。黨組織特別是一把手,如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任不管,就要被追究責任。對于這樣的理念轉變,不少黨員領導干部也有一個適應過程。
【同期聲】余國權(南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青山湖區執法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
當時感覺到很冤枉,還要對我個人進行處分,覺得有點冤。
【解說】余國權是江西南昌市城管局青山湖區執法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2015年,他的下屬中有兩名城管隊長、一名城管隊員,先后被發現有違紀行為,包括收受賄賂之后選擇性執法、向執法對象索要香煙等等。當地紀委在追究當事人責任的同時,認為余國權作為主要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給予了他黨內警告處分,余國權起初很不理解。
【同期聲】支利群(南昌市青山湖區紀委工作人員)
他感覺到很委屈,他說我手下這100多名干部,他們違法違紀我管不到,我也管不了。我說余局長,我們來這樣考慮考慮,你想想你手下的這么100多號兵放在你的手上,一個個違法違紀,甚至成為階下囚,你是否有內疚,你是否感到痛心?任何人面對誘惑,他都有可能會有貪欲,那么作為一個領導,你要怎么樣從制度上、從監督的方式方法上,要防止他們有貪欲、防止他們有犯罪、違法違紀的這種可能性。經過多次地跟他談了之后,他現在是認識到了。
【解說】這次事件后,該城管執法分局建立起了一套針對性的制度,加強了對城管干部和隊員的督查考核,并且逐級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
【同期聲】余國權(南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青山湖區執法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
現在覺得不冤了,應該承擔的責任。如果說主官沒有去承擔,或者說去重視這個問題,所有的事情可能就會流于形式。只有這個主體責任抓起來了,可能整個層級負責才會真正地落實到位,所以我起碼有這種感觸。
【解說】從2015年6月到11月,江西省在省紀委機關和南昌市、上饒市、撫州市紀委等13家單位,開展把紀律挺在前面試行工作。余國權的經歷,正是其中出現的一個典型事例。江西的試行工作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堅持既追究違紀者本身的責任,也追查他所在單位的黨委紀委主要負責人,是否履行了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同期聲】潘東軍(江西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
下面這個干部犯了事,首先是分管領導他也是有責任的,教育不力、教育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現在就明確了,原來這個主體責任不落實,最后不管哪一級犯了什么事情,都要追到,就是一級追一級,要追到他的頭上了。
【解說】全面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向人民立下的軍令狀,說到,就要做到。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截至2016年8月底,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9622起,處理187409人。其中,給予黨政紀處分91913人。2013年至2016年8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98.5萬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7.6萬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的4.3萬人。未來,這個數據還將不斷更新。
【解說】正風、反腐,將持之以恒地進行下去,這也符合人民的期待。
【同期聲】
街頭民眾:這樣堅持下去我們中國就有希望了,而且不是這一代人的希望,是一代比一代更有希望。
街頭民眾:能夠保障一套非常有效的制度,然后我們長期遵守,讓官員不敢去貪污,貪污的代價是非常大的,腐敗的代價是非常大的。
街頭民眾:一直要抓下去,一直要抓,要抓到這些腐敗分子不敢動,這樣就好了。
【解說】正風、反腐,關乎整個社會的風氣和環境,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密切的關聯。
【解說】饒文靖是《人民日報》內參部記者。近兩年,他在和不少采訪對象的接觸中,感受到正風反腐給普通人的生活、給社會帶來的改變。
【同期聲】饒文靖(《人民日報》內參部副主編)
我采訪過一個叫朱保舉的人,前年開始辭職創業。他為什么有這個勇氣,他就是看到權力尋租的少了,市場環境好了,他認為這樣他可以通過自己的這種正直的品行和勤勞的奮斗去實現自我的價值。我去年去過江西瑞金,當時的老百姓一句話給我感受很深,他說過去的共產黨好像又回來了。
【解說】這是一組不同國家的反腐敗宣傳海報。權力產生腐敗,絕對權力產生絕對腐敗,是一句眾所周知的名言。腐敗的本質就是用公權力謀取私利,哪里有公權力,哪里就會有腐敗的誘惑。可以說任何國家、任何執政黨,都永遠會面對與腐敗的斗爭。
【同期聲】安德魯·魏德安(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 《雙重悖論》作者)
每一種政治體制中都有腐敗。只要人是有貪欲的,而他們又有機會能夠讓自己更富有,只要人是那樣的,腐敗就永遠不會被消除。所以從我們開始反腐150年以后,美國也依然還在打擊腐敗。中國就像全世界任何地方一樣,不可能完全消除腐敗。我認為中國會慢慢減少腐敗,這不是3年就能解決的問題,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
【解說】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魏德安,15年來一直研究中國的腐敗問題及反腐敗建設。他的著作《雙重悖論》以中國為樣本分析了經濟與腐敗之間的關系,著重駁斥了一些人“腐敗是經濟潤滑劑”的觀點,指出如果不堅定地反腐敗,即便在短期和局部看似對經濟有所幫助,最終必然會影響乃至摧毀經濟的發展。
【同期聲】安德魯·魏德安(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 《雙重悖論》作者)
我想這是很危險的——如果你說這種潤滑劑式的腐敗能夠幫助經濟增長和運轉——因為一旦這樣偷換概念,你可能就不會努力反腐敗。不反腐的話腐敗就會越來越嚴重,然后中國就會到達我所描述的“雙重悖論”的轉折點,會變成更普遍的腐敗增加和經濟下滑的情況。
【解說】在魏德安看來,腐敗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視腐敗。在這一點上,中國共產黨從建黨的第一天開始,它的宗旨就決定了,必然始終態度堅決地反對一切腐敗現象。
【同期聲】辛鳴(中央黨校教授)
我們的宗旨叫什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么如果說你手中握有權力了,你拿這個權力不去為人民服務去,為你自己服務、為你的親朋好友服務了、為你的小圈子服務了,那么請問你還是中國共產黨嗎?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講,中國共產黨與腐敗是水火不容的。
【解說】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對腐敗零容忍的態度,形成了強大震懾,也獲得了人民的贊許。但是,對當前的形勢,仍需要保持清醒的認識。
【同期聲】曲青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反腐敗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是因為不能腐的問題、還有不想腐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這是我認為是治本的東西。當然治標是要為治本贏得時間,所以反腐敗任重道遠。
【解說】回應人民期盼,建設廉潔政治,塑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當前,全面從嚴治黨正處在從治標為主走向標本兼治的重要節點,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把黨規黨紀立起來、嚴起來,做到有紀可依、執紀必嚴、違紀必究,用嚴明的紀律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