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原常委、常務副省長陳樹隆的仕途于今日宣告終止。據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官網11月8日消息,陳樹隆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安徽政界多位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在10月底九屆安徽省委換屆前,陳樹隆被查的消息就已傳出。而所涉問題,很有可能發(fā)生在其主政安徽最大證券公司國元證券和第二經濟重鎮(zhèn)蕪湖市期間。
2016年10月中下旬,在安徽省第十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54歲的陳樹隆作為安徽省委時任常委,其名字卻沒有出現在安徽省下一屆省委常委候選名單中。這一安排很不符合領導干部人事變動的慣例,安徽政界有關陳樹隆會“出事”的傳言隨之引發(fā)。
11月3日,十屆安徽省委常委名單出爐。陳樹隆的名字沒有出現,安徽官場人士對其動向更加關注。
陳樹隆是十八大后安徽被查落馬的第四名省部級高官。此前,安徽已有原副省長倪發(fā)科、楊振超及省政協原副主席韓先聰三名省部級官員接受組織調查。
陳樹隆 資料圖
仕途集中于財政金融系統和蕪湖市
陳樹隆是一位安徽本土官員,其從政經歷一直在安徽省內,并主要集中在財政金融系統及安徽經濟重鎮(zhèn)蕪湖市。安徽政界人士多認為,陳樹隆此番被查,其問題也應該主要發(fā)生在財政金融領域及蕪湖任上。
安徽省政府官網簡歷顯示,陳樹隆,男,漢族,1962年11月生,安徽巢湖人,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F任安徽省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1987年7月,從安徽財貿學院(現稱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系工業(yè)財務與會計專業(yè)畢業(yè)后,陳樹隆曾留校任教并兼輔導員近兩年時間,于1989年4月進入政府系統,任安徽省財政廳綜合處科員、副主任科員。
此后至2002年9月的13年時間里,會計專業(yè)出身的陳樹隆一直浸淫于安徽財政金融系統,歷任省國債服務中心主任、省財政證券公司總經理(正處級)、省信托投資公司總經理(副廳級)、國元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正廳級)、國元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元證券”)董事長等重要職務,完成了從副科級到正廳級的逐級升遷。
2002年9月,陳樹隆離開安徽省直財政金融領域轉入地方政府系統,任正廳級的合肥市副市長,并在短短一年多后調任蕪湖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
蕪湖是陳樹隆累積政治資歷的又一“福地”。從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整整8年間,陳樹隆在蕪湖歷任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副書記、市長直至市委書記等實權崗位,并于2011年12月以省委秘書長、蕪湖市委書記的身份入列安徽省委常委,成為省級大員。
入列安徽省委常委后,陳樹隆先后兼任了省委秘書長、副省長、常務副省長等職務,直至此番被查落馬。
根據安徽省政府此前的領導分工安排,陳樹隆作為排名第一的副省長,負責省政府常務工作,負責發(fā)展改革、科技、財政、稅務、統計、金融、編制等方面工作,分管編辦、發(fā)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地稅局、統計局、金融辦、物價局、能源局、農信社、徽商銀行,協助分管監(jiān)察廳、審計廳,聯系科協、國稅局、財政部駐安徽財監(jiān)辦、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銀監(jiān)局、安徽證監(jiān)局、安徽保監(jiān)局等金融機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在皖科研院所。
主導創(chuàng)立安徽最大證券公司
從分工安排可以發(fā)現,已成為安徽省常務副省長的陳樹隆,依舊分管著曾作為其專業(yè)領域的財政金融工作。
在安徽政界,因為財政金融領域專長以及在這一領域的從業(yè)資歷,陳樹隆被視為安徽金融探索的核心人物。他曾一度在中國證券行業(yè)標志性事件“327國債事件”中嶄露頭角,并一手主導創(chuàng)立了現為安徽本土最大證券公司的國元證券。
“327國債事件”,是指1995年2月23日發(fā)生的圍繞“327國債”,以中國經濟開發(fā)信托投資公司(以下簡稱“中經開”)為代表的多方,和以原上海萬國證券為代表的空方在國債期貨市場上的一次空前激烈對決,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國債期貨被關閉18年和中國證券市場人事大洗牌。
327國債是指1992年發(fā)行,1995年6月30日到期兌換的3年期國債品種,總共240億元,是當時資本市場上頗為活躍的炒作題材。
因“327國債事件”影響的嚴重性,英國《金融時報》一度將事件發(fā)生日1995年2月23日,稱作中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而經此一役,當年在中國證券市場呼風喚雨的各色人物和機構,如管金生、尉文淵、魏東、中經開等,其命運均遭遇顛覆性改變。
“327國債事件”中,陳樹隆正擔任安徽省國債服務中心主任、省財政證券公司總經理。事后各大財經媒體的專業(yè)報道多認為,經由此次事件,陳樹隆在國內證券界嶄露頭角,此后逐漸成為安徽省金融探索的核心人物,被稱為“最懂國債的副省長”。
而作為安徽本土最大證券公司的國元證券,就是陳樹隆金融探索的“代表之作”。在安徽官場人士看來,陳樹隆此番落馬,也不排除與證券金融等領域的利益輸送有關。
2001年10月,由原安徽省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和陳樹隆擔任總經理的原安徽省信托投資公司作為主發(fā)起人的國元證券成立,陳樹隆成為首任董事長。
據國元證券官網介紹,該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基金代銷,融資融券,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yè)務,代銷金融產品,保險兼業(yè)代理業(yè)務。
國元證券成立后發(fā)展穩(wěn)健,僅6年后(2007年10月),該公司就借殼“北京化二”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而在2009年10月,國元證券又公開增發(fā)5億股,注冊資本增為19.641億元,當時市場上還一度傳出了其欲收購安徽老牌省屬證券公司華安證券的消息。
彼時的一些財經媒體評論認為,這場收購動議背后,演繹著國元8年超越華安18年的資本故事。
多位安徽政界人士向澎湃新聞指出,在國元證券的發(fā)展過程中,陳樹隆財政金融領域的專業(yè)能力確實起到了較大作用。
主政蕪湖獲得晉升省委常委機會
離開國元證券并經合肥市副市長任上短暫過渡后,陳樹隆被調往安徽第二經濟重鎮(zhèn)蕪湖。
上述安徽政界人士指出,陳樹隆履職8年并主政近6年的蕪湖,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是安徽省重點政策傾斜的地級市。
上述人士認為,安徽省20多年來對蕪湖的扶持力度,是一般的中西部非省會城市所不能比的。蕪湖的汽車、建材和家電三大核心產業(yè),安徽省均全力扶持,還給蕪湖申報上了全省第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家國家級出口加工區(qū)。
在十八大后安徽各地的反腐斗爭中,蕪湖相對而言是個平靜的城市。公開報道中,截至目前該市被查處的廳級以上官員只有一位。
安徽省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安徽檢察”2016年6月17日發(fā)布消息稱,6月13日,經蚌埠市檢察院提請,省檢察院決定以涉嫌受賄罪逮捕洪建平(副廳級)。現初步查明,洪建平在擔任蕪湖市計委副主任、主任,蕪湖市副市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企業(yè)經營、項目立項、規(guī)劃審批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賄賂。
另據安徽省紀委官網通報,近年來被調查的蕪湖處級以上官員主要包括:蕪湖市地稅局原黨組書記、局長蔣敏,安徽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蕪湖卷煙廠原黨委書記、廠長王龍明,蕪湖縣縣委原常委、宣傳部長許觀松等。
不過,目前并沒有公開資料表明,陳樹隆此番落馬與上述被查處的蕪湖市原領導干部有關。
陳樹隆簡歷
陳樹隆,男,漢族,1962年11月生,安徽巢湖人,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F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1983.09-1987.07安徽財貿學院會計學系工業(yè)財務與會計專業(yè)學習
1987.07-1989.04 安徽財貿學院任教兼輔導員
1989.04-1993.08 省財政廳綜合處科員、副主任科員
1993.08-1994.06 省國債服務中心副主任
1994.06-1998.01 省國債服務中心主任、省財政證券公司總經理(正處級)
1998.01-2000.12 省信托投資公司總經理(副廳級)、法人代表、黨委副書記,省國債服務中心主任、省財政證券公司總經理
?。?996.01-1999.02兼任安通發(fā)展有限公司董事長;1996.05-1998.02兼任安泰期貨公司董事長)
2000.12-2001.03 省信托投資公司總經理、法人代表、黨委副書記
2001.03-2002.09 國元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正廳級)、黨委副書記,國元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2002.09-2003.12 合肥市副市長(正廳級)
(2003.02兼任合肥市委工交企業(yè)工委書記;2000.09-2003.12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在職研究生學習,獲管理學碩士學位)
2003.12-2006.04 蕪湖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正廳級)
2006.04-2006.07 蕪湖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2006.07-2008.06 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8.06-2008.07 蕪湖市委書記、市長
2008.07-2011.10 蕪湖市委書記
2011.10-2011.12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蕪湖市委書記
2011.12-2012.06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
2012.06-2016.02 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2016.02- 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中共十八大代表,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八屆省委委員,九屆省委委員、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