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0日)早上7點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顆脈沖星試驗衛星。
資料圖
脈沖星試驗衛星屬于太陽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后,將開展在軌技術試驗,驗證星載脈沖星探測器性能指標和空間環境適應性,積累在軌實測脈沖星數據,為脈沖星探測及技術體制驗證奠定技術基礎。
此次發射還搭載了4顆微納衛星。“一箭五星”刷新了我國固體運載火箭一箭多星的發射紀錄,同時火箭隊伍也首次探索了民營衛星公司商業搭載的發射模式。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長征火箭家族第一型固體運載火箭和新一代運載火箭中唯一一個固體型號。這是它繼2015年9月首飛之后,第二次執行發射任務。
用于此次發射的脈沖星試驗衛星和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和一院研制。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9次飛行。
鏈接:長十一:快速響應再升級 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2015年9月25日,長征十一號固體火箭首飛成功,僅隔一年,梅開二度,且火箭的技術能力得到了全面優化升級。
據長征十一號火箭總指揮楊毅強介紹,在性能提升的基礎上,長征十一號遙二火箭通過攻克關鍵技術和優化測發流程,發射場的工作時間和參試人員大幅縮減 。
依靠“強、大、快、簡”的技術優勢,長征十一號遙二火箭發射靈活的能力可以快速滿足火箭用戶的發射需求,特別是小型衛星快速組網、快速補網的需求。
同時由于箭上設備減少,狀態更加簡化,周期和參試人員的壓縮,火箭的成本也隨之降低。“有了強大的快速響應能力和相對低廉的價格,在商業航天的領域內,火箭可以向市場提供更完善到位的服務。”楊毅強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