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社會學會參謀,離休干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康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7年3月12日3時4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王康教授是改革開放時期社會學重建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為中國社會學的恢復重建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遵守王康教授的遺愿及其家人的意愿,喪事從簡,不舉辦遺體離別儀式。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在學院網站設立悼念王康教授專欄,刊載有關團體和個人的唁電和唁函。
王康,湖北黃岡人,1919年出生,1944年畢業于西南聯大社會學系,主要研究方向是社會學史。王康在生前曾任中國社會學研究會總干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社會學史編寫組主編等職務,著有《學步集——社會學在中國》、《中國社會學的興旺》,主編《社會學詞典》、《社會學史》等。
西南聯大讀書期間,王康在思想領域便非常活躍,曾和同學把一份“垮臺”的刊物《生活早報》接收過來改為同人周刊《自由論壇》,刊登和傳閱他們對思想、社會問題的思考。在研究生階段,王康主要師從費孝通和潘光旦,兩者都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社會學家。
在1949年解放后,社會學被批斗成“資產階級偽學科”,到1956年止在院系調整中被取締,直至1979年重建。王康和費孝通是社會學恢復重建的兩位重要參與者。在他們的倡導和努力下,1981年社會學專業班在南開大學創辦,王康請來了布勞、林南、李哲夫和英克爾斯等海外學者“補課”社會學。
社會學恢復重建后,王康擔任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等職務。晚年接受學生拜訪,回顧起自己和社會學的一生時,王康說:“社會學是研究人的科學。第一是要研究人的本身,第二是要研究人與人中間的關系,第三是要研究人和環境。”(記者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