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同市政府網站上,已經更新了郭蕾的名字。
3月20日,以省衛計委黨組成員、省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李躍珍為組長的省督導組來到大同,就是由新任副市長郭蕾來向省督導組匯報了大同市相關工作的進展情況。
郭蕾是河北省隆堯縣人,無黨派人士,是大同市政府最近迎來的一位女副市長,任命被表決通過是在今年3月10日,目前在大同市六名副市長中排名第四。
政知圈要說的是,在被任命為副市長之前,她是山西中醫學院學科辦主任。此前她的經歷,幾乎都和中醫有關。
教授
今年3月之前,郭蕾履歷有兩個關鍵詞:一是山西中醫學院,二是中醫基礎理論。
郭蕾1968年出生,和中醫打了31年交道,在山西中醫學院任職26年。從18歲起,出生在內蒙古的她就來到山西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學習。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期間有過進修有過晉升。
從2003年至2011年,已經是副教授的郭蕾在山西中醫學院擔任研究生部副主任。成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博士后”不到一年,她被破格晉升為教授;2011年起擔任山西中醫學院學科辦主任,一任近六年,直到此次大同履新。
除此以外,郭蕾還兼任了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基礎理論分委會委員,全國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分委會委員。
郭蕾長期從事中醫基礎理論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完成3項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近五年來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主編學術著作1部;參編學術著作5部。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在中國知網檢索發現,從1994年到2017年,郭蕾筆耕不輟,最近一篇論文是今年2月份發表的《證候、體質與亞健康的關系探析》。
上任
郭蕾離開高校后的第一個職務,就是大同市副市長。
在大同市政府的六名副市長中,郭蕾是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的黨外人士,她的加入也使大同市政府的領導班子注入了醫療衛生領域的專業力量。
說回文章開頭的那次匯報,那是郭蕾履新之后第一次以新身份出現在公開活動報道中。3月20日下午,副市長郭蕾向山西省督導組匯報了大同市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試點工作的進展情況。
郭蕾當場表示,下一步,大同市將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機制,嚴格按照山西省下發的重點任務清單中明確的任務分工和時間進度,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建立工作臺賬,加大督促檢查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工作。
從高校到政府部門、國家部委、政協系統等任職,這幾年已經可以舉出不少例子。在《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也明確寫到,要注重從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
學界和政界之間的交流明顯加強。
市校合作
大家明白為什么要選一位中醫藥領域的專家來出任副市長了嗎?政知圈還想多說兩句。
在大同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有這樣一份提案吸引了政知圈的注意。
這份提案由大同新建康醫療集團董事長、農工黨大同市委副主委郭潤利提出,指出大同市中醫事業發展的兩個問題:一是大同市現有中醫藥人才嚴重不足、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從業人員的普遍素質有待提高;二是老百姓輕中醫重西醫的觀念仍很嚴重。
大同市政府辦公廳迅速給出了答復,承認這些問題一直是大同市發展中醫藥的瓶頸,并表示中醫事業發展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制定出相應的對策。
政知圈注意到,今年年初,大同市的一位市領導率有關部門就雙方合作,與山西中醫學院馬存根書記等領導進行了溝通,希望雙方加快工作節奏,使合作項目早日落地。
而說到現任山西中醫學院黨委書記馬存根,從1995年起就在大同市高校任職,直到2011年調任山西中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和大同市有不一般的淵源。
郭蕾調任時,山西中醫學院紀委書記郭文平專程從太原到大同歡送郭蕾。在和大同市領導的座談交流中,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市長馬彥平特別感謝了山西中醫學院向大同市輸送優秀人才。他們還強調,希望進一步加強市校交流,共同孵化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前幾年,長期在大同工作的馬存根同志赴任山西中醫學院,現在郭蕾同志又到大同履新,他們連起了一條很好的市校交流紐帶,我們要發揮好這種橋梁作用,深化我們的市校合作。”
談到市校交流,張吉福、馬彥平特別強調在三個方面大同市和山西中醫學院可以做好文章:一是加強高校之間的校校合作,實現專業學科之間的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共同發展提高;二是利用山西中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在管理、人才方面的優勢,助推市級中醫院在提升診療水平和提高醫養服務方面做大做強;三是利用大同當地的藥材資源、藥企特點,在發展中醫藥產業全面加強市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