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為實驗室墊資未完全報銷?
另一個被認為應從50萬元里扣除的款項,是陳哲宇為實驗室購買儀器和試劑的墊資。
據了解,山大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系2005年年底籌建。被作為專家引進回國之前,陳哲宇在美國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留學。因為與國外的實驗室熟,為了保證科研的時效性,尤其在實驗室建設的初期,陳哲宇經常“人肉搬運”買好的儀器和試劑回國。
“不管幾點,他回國下飛機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試劑運回實驗室。”陳哲宇的妻子徐路說。
在張述的印象里,陳哲宇差不多每年要出國兩次,參加一些學術交流活動。臨行前,陳哲宇總會詢問實驗室人員需要從國外買什么儀器、試劑或者耗材。“記憶最深的一次是他回國帶了3個行李箱的實驗用品,都是給實驗室的小儀器或者抗體。為了保證試劑能一直處在低溫環境,他還用自己的衣服一層層包住裝著干冰的小保溫箱。”
陳哲宇認為,自己為實驗室投入了大量的試劑、設備、細胞株以及轉基因小鼠。但由于物品是由個人從國外買進,國外無法提供發票,墊付的錢始終無法通過正規途徑從學校報銷。
據實驗室的幾位老師不完全統計,陳哲宇墊資購置儀器、試劑超過100萬元。在實驗室組建的最初,這筆費用多數靠陳哲宇在國外的補貼支持。
對此,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稱,雖然陳哲宇提供的證據表明他曾經從國外購買試劑等,但購買時間、資金來源、是否報銷均無證據證實。而且根據李琳的手寫賬目,她為陳哲宇報銷了購買國外試劑的費用。
李琳表示,從她開始套取并保管實驗室的科研經費以來,一直有記賬的習慣。“陳哲宇也會時常查賬,從國外回來也找她報銷。”但她說不清這些年陳哲宇在試劑和儀器上投入的錢到底有多少,只是“找到我的我都報了。”
陳哲宇的一審辯護律師統計,按照李琳提供的證據《報銷明細表》,李琳為陳哲宇國外試劑換購發票僅有2次,合計7萬元左右。此外,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李琳的記賬簿提供了從2007年到2014年間的花費記錄:陳哲宇曾向其報銷過幾次交通費等費用,購買國外試劑共2筆,合計7萬元左右。
但實驗室建立初期的賬目是缺失的。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試圖聯系李琳,一直沒有得到回應。
在二審辯護律師周澤看來,陳哲宇領導的實驗室要正常運行,每年需要100萬元至200萬元的經費支撐。而實驗室的經費,主要靠課題組的課題經費維持,科研課題需要通過申報、競爭獲取,并不能確保每年都獲得,課題經費存在“大小年兒”的現象。
“科學研究是個持續的過程,需要穩定的資金支持和保障。”周澤律師認為,陳哲宇和實驗室的相關課題人員,通過虛開發票,將課題節余經費中的部分資金套現后轉入實驗室的“小金庫”,并由專人保管供實驗室使用,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在課題經費不足時實驗室也能運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聯系到山大科研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欒維東,他表示,科研項目的認定需要評估教師的能力及精力,比較公平。但他同時承認,國家發放的科研經費實際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很多項目經費發放都比課題下來晚。比如正常應該年初下發,最后九十月才到位,按照管理要求,這些錢年底又必須花完,否則就收回。
陳哲宇的一審、二審辯護律師均認為,不能割裂地看待陳哲宇墊資和分配科研經費兩個事件。
“神經生物學實驗室是山大的,陳哲宇本來沒有義務去墊支,但由于科研需要,他墊支是事實。在實驗室發展起來后,科研經費充足的情況下,雖然方式不當,但實際上是拿回自己的投入,沒有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也沒有給公共財產造成損失。”他們表示。
導師被抓后學生被迫轉專業
出事后,山東大學神經生物學系的官網撤掉了陳哲宇、李琳的名字,即使他們是系里最初的科研力量。
該系官網顯示,現代神經科學是20世紀中葉才形成的一門新興科學,近10年來,神經科學已受到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得到迅速發展。
1999年開始,山東大學醫學院正式開設神經生物學課程。2006年10月,神經生物學的教學任務開始由神經生物學研究所承擔,“這是目前山東省內高校開設的唯一一門神經生物學課程”。后來,系里一度有包括陳哲宇在內的10名教師和博士后工作人員。
據陳哲宇的二審辯護律師和家屬透露,出事之前,陳除了擁有“長江學者”“泰山學者”的稱號,還是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他也曾在各種科研大賽中獲獎。據律師和家屬提供的資料,陳哲宇曾榮獲第十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美國NARSAD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山東省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獎獲得者、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事發前的3年間,神經生物學系共在《Science》《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國際知名SCI期刊上發表了科研論文近30篇,合計影響因子100余分。
“山大神經生物學學科在陳哲宇的帶領下,經過10多年努力,已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排名前1%,研究成果在《科學》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同時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周澤說。
此外,陳哲宇也作為國內著名的神經科學專家,承擔著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
2015年11月,被采取強制措施后,陳哲宇承擔的科研項目中斷。作為山大神經生物學科僅有的一名博導,事發后,陳哲宇所有的博士生、碩士生被迫轉了導師和專業,重修缺少的課時。
實驗室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也從之前的8至10名降到了1至2名。處在上訴階段,目前張述和劉立梅還暫時在系所里承擔之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曾有近30名學生的神經生物學系,現在只剩下7人,其中5人今年6月畢業。
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網站顯示,神經生物學系現已被細胞生物學系兼并。據系內教師透露,這個擁有先進的實驗儀器,建立了成熟的分子以及細胞生物學與動物行為學研究技術平臺的實驗室,內部的儀器設備和實驗空間在不久的未來將被重新分配。(文中張述、劉立梅、李琳及徐路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