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起,侵華日軍制造了南京大屠殺,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給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
2017年12月10日,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管光鏡老人與世長辭,享年100歲。80年歲月流逝,目前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已不足百人。他們,是見證侵華日軍暴行的鐵證,是活著的歷史證人。
2017年12月13日,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17國家公祭日直播】。因為傷痛刻骨銘心,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信念更歷久彌堅。幸存者逐漸老去,但歷史永存!讓我們記下他們的名字和肖像,為史存證。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群像實錄
上排從左至右:王子華(85歲)、程福保(84歲)、路洪才(84歲)、高如琴(83歲);
下排從左至右:唐復龍(82歲)、劉興銘(82歲)、王素明(82歲)、程文英(81歲)。
上排從左至右:馬庭祿(83歲)、佘子清(已故)、袁桂龍(83歲)、劉民生(83歲);
下排從左至右:馬庭寶(81歲)、陶承義(81歲)、傅兆增(81歲)、阮定東(80歲)。
上排從左至右:管光鏡(已故)、祝四孜(97歲)、劉庭玉(95歲)、陳玉蘭(95歲);
下排從左至右:李素云(94歲)、王義隆(94歲)、王長發(94歲)、薛玉娟(93歲)。
上排從左至右:馬秀英(95歲)、馬繼武(95歲)、李素芬(已故)、易翠蘭(已故);
下排從左至右:呂金寶(93歲)、謝桂英(93歲)、岑洪桂(93歲)、顧秀蘭(93歲)。
上排從左至右:沈淑靜(93歲)、趙金華(93歲)、陳桂香(92歲)、李高山(92歲);
下排從左至右:蔡麗華(91歲)、魏桂如(91歲)、易蘭英(91歲)、張秀紅(已故)。
上排從左至右:楊翠英(92歲)、王秀英(92歲)、陳文英(92歲)、周智林(92歲);
下排從左至右:石秀英(91歲)、李美蘭(90歲)、葛道榮(90歲)、馬淑勤(90歲)。
上排從左至右:馬月華(90歲)、李長富(90歲)、林玉紅(已故)、余昌祥(90歲);
下排從左至右:萬秀英(89歲)、艾義英(89歲)、朱惟平(89歲)、朱秀英(89歲)。
上排從左至右:張福智(已故)、金茂芝(89歲)、常志強(89歲)、鄭錦陽(89歲);
下排從左至右:沈桂英(89歲)、賀孝和(88歲)、陳素華(88歲)、夏淑琴(88歲)。
上排從左至右:張惠霞(88歲)、周湘萍(88歲)、張蘭英(88歲)、蔣樹珍(88歲);
下排從左至右:姚秀英(86歲)、王津(86歲)、熊淑蘭(86歲)、劉素珍(86歲)。
上排從左至右:仇秀英(87歲)、徐德明(87歲)、劉貴祥(87歲)、王翠英(86歲);
下排從左至右:潘巧英(86歲)、郭秀蘭(85歲)、祝再強(85歲)、陳德壽(85歲)。
攝影:韓瑜慶、李響、季春鵬
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墻新增20人
日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家庭祭告在“哭墻”前舉行,大屠殺幸存者在這里祭奠逝去的親人。今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收集到的20位新增遇難者姓名刻在“哭墻”上,遇難者名字由1995年的3000名增至10635名。
余昌祥老人在家人的陪護下參加了家祭活動。侵華日軍攻占南京時,他們全家躲在當時掃帚巷王全勝糧行一條管道中。他的生父余必福在中山門外被日軍殺害,遺體一直沒有找到。遇難同胞名單墻上的名字,成了他祭奠父親的寄托。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余昌祥:
墻上有他的名字,到了這個地方以后,不由自主地眼淚就流下來了,父親活活的一個人被日本人給打死了。
年近九旬的夏淑琴老人是戰后第一位踏上日本國土,控訴南京大屠殺暴行的幸存者。1937年12月13日上午,侵華日軍沖進她家中,她的父親、外祖母、外祖父被槍殺,妹妹被摔死,母親和兩個姐姐被奸殺,自己也被日本兵刺了三刀,昏死過去。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夏淑琴:
我每年都來到哭墻前跟親人講,我希望能講到日本承認南京大屠殺。我還能做些什么呢?我已經89歲了。所以,我只有對青年人講,你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我們要珍愛和平,世界和平,永遠和平。
▌本文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