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江西省統計局在2017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上述消息。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7年,江西全省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億元大關,達到2081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9%,高于全國2.0個百分點。
1月8日,隨著吉安市和鷹潭市人代會開幕,江西省11個設區市均進入兩會時間。要問各地兩會上什么最有看點?無疑是政府工作報告了!頭條哥驚喜地發現,2017年南昌市、贛州市、九江市、上饒市和宜春市5個設區市GDP預計均突破2000億元大關。除景德鎮、鷹潭外,其他9個設區市均進入“千億元俱樂部”。
2017年,你的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什么成績?2018年,有何目標打算?怎么干?一起看過來!
江西11個設區市2017“成績單”
南昌
預計2017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增長9%左右;財政總收入845.3億元,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3%;實際利用內資1390億元,增長20%;實際利用外資36.78億美元,增長20%;外貿出口63億美元,增長8.9%。2017年,西湖區、紅谷灘新區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監測指數達到94.56%,位居全省第一。
2018南昌這些事與你有關?
2018年,南昌將建設三大新能源汽車基地、做大做強十大特色產業集群、承辦2018世界VR產業大會等,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此外,還將打造海昏漢文化旅游特色小鎮、打造中部區域性金融中心、規劃地鐵1號線北延至機場、力爭新建75個公共停車場、推進南昌(國家)大學科技城建等、建設20個田園綜合體……
贛州
預計2017年全市GDP增長9.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工業固投增長27%,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這5項指標增速有望保持全省第一。其他大部分指標增速保持全省前列。預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財政總收入增長1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6%左右,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出口總額增長1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左右。
在此,頭條哥需要說明的是,根據贛州市前三季度GDP為1769.52億元,增長9.5%,可以預計贛州市全年GDP將突破2000億元。
2018兩大主要目標
預期目標↓
值得一說的是,贛州2018年的兩大主要目標:一是堅決打好脫貧攻堅硬仗。在確保瑞金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力爭全市脫貧21.5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362個貧困村退出,南康、尋烏、安遠、會昌、石城、上猶脫貧摘帽。二是決戰主攻工業三年翻番。力爭引進55個10億元以上重大工業項目,實施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00個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300億元,堅決挺起工業脊梁。
九江
預計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400億元,增長9.3%左右。完成財政總收入461.3億元,增長11.1%;新增2個縣過20億元、3個縣過3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2億元,增長13%。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928.8億元,增長12.2%;各項貸款余額2080億元,增長18.4%。居民消費價格保持總體穩定。
2018發展目標
全面推進“五大組團”建設和“兩圈兩帶”全域旅游發展,扎實開展重大項目服務年活動,著力強新型工業、抓創新開放、建中心城市、促鄉村振興、揚綠色優勢、優營商環境、攻精準脫貧,奮力邁出新時代九江全面崛起百姓更加幸福的堅實步伐,為譜寫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的九江篇章扎實開局。
景德鎮
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900億元,同比增長8.5%;財政總收入123.2億元,增長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億元,增長12%;外貿出口52億元,增長22.1%;實際利用外資2.05億美元,增長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6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27元,增長9%。
景德鎮要在兩項工作上發力
值得一說的是,景德鎮將在這兩項工作上發力:一是堅持以百億項目千億產業為目標,壯大主導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優化園區平臺,在加快產業升級上尋求新動能;二是堅持以城市“雙創雙修”為抓手,提升城市形象,補齊功能短板,全力開展“雙創”,在提升城市品位上再求新成效。
萍鄉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120億元,同比增長8.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財政總收入146.3億元,同比增長7.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5%;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萬元,同比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萬元,同比增長8.5%。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上確定的20個重大產業項目、20個重大基礎設施和城建項目、20件重大民生實事均較好地完成了年度任務。
主抓8個方面的工作
今年萍鄉將主要抓好8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推動新經濟大發展;二是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三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加快發展;四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增強第三產業的經濟拉動力;五是打造江南特色海綿城市,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打造美麗萍鄉;七是積極實施民生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八是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建設法治廉潔政府。
新余
2017成績單↓↓
新余2017成績單
做好7個方面工作
2018年,新余將重點做好7個方面工作:——出好“三記硬招”,在工業經濟上奮力崛起:出好新舊動能轉換招;出好實體經濟幫扶招;出好創新驅動引領招。——瞄準“三個提升”,在三產繁榮上精準發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提升;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品質化提升;推動新興服務業向規模化提升。此外,還將做優“三篇文章”、走好“三步路子”、下活“三枚棋子”、做到“三個堅持”、織密“三張網絡”。
鷹潭
2017成績單↓↓
七大行動計劃
2018年,鷹潭將重點實施“七大行動計劃”:一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行動計劃;二是實施產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三是實施城市雙修提升行動計劃;四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五是實施打造改革開放高地行動計劃;六是實施打好“三大攻堅戰”行動計劃;七是實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
上饒
全市財政總收入318.7億元,增長5.5%,稅占比較上年提高5.9個百分點。預計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達到2070億元,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000億元、達到2010億元,增長1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5.6億元,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達到31770元,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0元,增長9.5%。
2018上饒怎么干?
著力抓好五個方面工作:一要聚焦發展質量提升,著力做優現代產業體系。二要聚焦發展格局優化,著力提升城鄉品質。三要聚焦發展動力增強,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四要聚焦發展方式轉變,著力鞏固生態優勢。五要聚焦發展成果共享,著力增進民生福祉。
宜春
預計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2030億元,增長9%;財政總收入354.3億元,增長10.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0億元,增長12.4%;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060億元,增長13.3%。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813元、13756元,分別增長8.6%和8.8%。
抓好這6個方面的工作
新的一年,宜春將抓好這6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貫徹新理念,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二是找準新坐標,加快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三是培育新動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四是彰顯新優勢,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五是順應新期待,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六是擔當新使命,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吉安
預計實現生產總值1660億元、增長9.1%。財政總收入251.3億元、增長9.7%。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7個百分點。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6億元、增長12.8%,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52.5%。預計外貿出口增長16.1%,總量達325.4億元、居全省第二。12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三。
九個方面的工作
2018將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的工作:(一)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二)強化實體經濟和有效需求支撐;(三)堅定實施重點板塊帶動;(四)縱深推進重點改革;(五)持續擴大全面開放;(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七)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八)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九)協調推進社會事業。
撫州
2017年,預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321億元,增長8.7%;財政總收入183.6億元,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1412.7億元,增長1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6億元,增長11.6%;出口總額130億元,增長9.4%;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7億美元,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70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7元,增長9%;城鎮新增就業4.33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2%以內。
從8個方面發力
2018年,將重點做好8個方面工作:一是深挖供需兩端潛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二是推進建設創新型城市,加快發展動能接續轉換。三是強化改革攻堅力度,厚植經濟發展優勢。四是全面擴大對外開放,增強區域發展活力。五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六是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撫州樣板”。七是充分發揮文化優勢,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八是持續推進民生改善,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
一起為家鄉發展崛起加油點贊!
資料來源:各設區市日報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