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兩會外交部部長王毅記者會全文 答中外記者問實錄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現場視頻】。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8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王毅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杰攝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8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網、中國政府網進行現場直播。
主持人 何紹仁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外交部部長王毅先生來回答與這一主題相關的問題。有請王部長。
外交部部長 王毅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我還是要向在座的女記者們和所有的女同胞們致以節日的祝福。同時借此機會向所有關心支持中國外交的中外記者們表示我們的感謝,因為中國外交取得的成績當中有大家付出的一份辛勞和貢獻。大家辛苦了!現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問題。
人民日報社記者
謝謝主持人,外長,您好。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成就,也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一致點贊。我們知道,2018年是十九大之后的開局之年,今年中國外交有哪些亮點,能否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謝謝。
王毅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之下,我們確實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的大國外交之路,為維護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為服務國內改革開放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
去年10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當中強調,我們要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是新時代中國大國外交的目標。
2018年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外交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拿出新作為、展現新氣象。今年的中國外交亮點主要體現在四大主場活動上。
一是4月在海南舉行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主旋律是改革開放。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本屆年會將總結改革開放成功經驗,展示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前景。
二是6月在青島舉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主旋律是弘揚“上海精神”。擴員后的上合組織將重溫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開啟上合組織發展壯大的新征程。
三是9月在北京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主旋律是“一帶一路”。非洲各國的兄弟姐妹將會以這次峰會為契機,全方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中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新動力。
四是12月在上海首次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旋律是市場開放。中國將向世界張開雙臂,展現市場潛力,歡迎各國參與和分享中國發展的新機遇。
總之,2018年中國外交的大幕已經拉開,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將為中國自身發展營造更好外部環境,也為人類進步事業提供更多正能量。謝謝。
路透社記者
中國一直高度重視朝美的直接談判,請問中國在這方面可以發揮什么作用?為了實現半島長治久安,中方是否認為美方應該撤離駐韓美軍?
王毅
這是一個當前國際社會最關注的話題,我們看到朝韓雙方抓住冬奧會的契機開展了一系列密集互動,南北關系迅速解凍,這為冰封已久的半島形勢注入了一股久違的暖流。發生這樣的變化有人似乎感到困惑,但其實是情理當中。我們看到冬奧會期間,朝鮮并沒有進行新的核導實驗,美國、韓國也暫停了針對朝鮮的軍演。事實證明,中方提出的“雙暫停”倡議是一劑對癥下藥的良方,為南北改善關系營造了最基本的條件。
現在,半島問題的解決終于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我們對朝韓雙方為此做出的努力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接下來的關鍵,是各方積極呼應、形成合力,共同把半島局勢重新納入到和平的軌道,把半島核問題重新納入到對話解決的軌道。為此我們呼吁各方,尤其是美朝雙方盡快進行接觸和對話,各方沿著“雙軌并進”的思路,既堅持無核化目標,又積極構建半島和平機制,在推進無核化的進程中同步對等解決各方包括朝鮮方面的合理安全關切。這既是中方的一貫立場,也是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所確定的目標。
我還要說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盡管隧道的盡頭已經顯露曙光,但是前行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當半島局勢出現緩和時,各種干擾就會如影隨形、接踵而至,現在又到了檢驗各方是不是真心希望解決半島核問題的關鍵時刻。和平必須爭取,機遇需要把握。各方應以半島和平大局為重,以本地區人民安危為重,拿出政治勇氣,做出政治決斷,盡快開展一切必要和有益的雙多邊接觸,全力推動重啟和平解決半島核問題的對話談判。中方將為此繼續做出我們的努力。謝謝。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外長的是,這些年中國民眾普遍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就是自從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力親為開展元首外交,引領樹立起了新時代的中國形象,展現了領袖風范,同時推動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得到了歷史性的提升。所以想在這里請教外長,您是怎么看待中國元首外交的重要作用和影響的?謝謝。
王毅
元首外交是國際交往的最高形態,有著其他交往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價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設計師,親自擘畫和推進了精彩紛呈的元首外交。習主席遍訪世界57個國家,接待了110多位外國元首訪華,這些重大的外交行動不僅極大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有效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也為解決當今許多全球性問題指明了方向。而習主席本人的領袖風范和人格魅力,也使很多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領導人都成為了他的好朋友,成為了中國的好朋友。
2018年,除了主持四大主場活動之外,習主席還將赴南非、巴布亞新幾內亞和阿根廷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會晤。我們相信,習主席親力親為的元首外交將會進一步展現為人民謀福、為國家負責、為世界擔當的博大情懷,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嶄新篇章。謝謝。
彭博社記者
您好,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他愿意采取一切工具來防止中國的國有經濟模式破壞國際競爭,那么請問,中國是否也愿意采取一切工具來反擊?如果是的話,中國將會采取哪些工具呢?謝謝。
王毅
你這個問題本身就很有攻擊性,當然我認為你主要還是要問中美之間的關系。作為外長,我有責任首先就我們的對美政策再做一次明確的重申。中美雙方達成的重要的共識是很多的,我們都認為中美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繁榮方面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重要責任,雙方將在互利互惠基礎上拓展各領域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管控好分歧矛盾,加強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友誼,合作應對重大地區和全球性挑戰,推動中美關系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
中美之間主要是合作,兩國人民之間有著非常廣泛和密切的交往,我來這之前看到一個美國民調的最新數字,這個數字表明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好感度超過了50%,是近30年來最高的數字,而且近年來在不斷地提高。我希望記者朋友們在看到問題的時候,也要看到這些積極因素的生長。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合作將造福兩國,也將惠及世界。如果說中美之間有競爭的話,那也應該是良性和積極競爭,這在國際交往當中也是很正常的。換句話說,中美可以有競爭,不必做對手,更需當伙伴。
中國將繼續堅持走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振興不可阻擋,這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認知。美國一些人認為中國因此要取代美國在國際上的作用,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戰略誤判。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核心要義是堅持和平發展,成功之處在于合作共贏。這與傳統大國曾經走過的路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和歡迎。也就是說中國越發展,越能為世界做貢獻。當然,中國實現自身現代化的道路還很長,我們不會也不必去取代美國的作用。中美雙方應該在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雙方各項共識基礎上相互尊重、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中美關系數十年歷經風雨,但是對話與合作始終是主線,因為這是唯一明智也是現實的選擇。
大家關心中美的貿易摩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歷史的經驗教訓證明,打貿易戰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選擇貿易戰更是抓錯了藥方,結果只會損人害己,中方必將做出正當和必要的反應。作為兩個利益高度融合的大國,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既要對兩國人民負責,也要對世界各國負責。我們還是希望雙方心平氣和地坐下來,通過平等和建設性對話,共同找出一個互利雙贏的解決辦法。謝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