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14號),重慶飛拉薩的川航3U8633航班出現了險情,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因破裂脫落,導致飛行途中掛出了7700代碼,這個代碼的掛出表示遇到緊急狀況,比如機械故障或有機上人員突發疾病等,但并非一定表示飛機處于非常危險的狀況。當時飛機上有119名乘客,所幸,機組處置得當飛機平安著陸,備降成都。
這一事件很快在網上成為熱點,駕駛員在風擋玻璃脫落情況下成功降落刷爆了朋友圈,在大家紛紛為機組點贊的同時,也有網友和媒體對事故發生的原因表示關心,到底是意外還是一起責任事故?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也表示將開展調查處置工作。1990年英國航空的一架飛機前風擋玻璃在飛行過程中也脫落過,當時,駕駛員幾乎整個身子被吸出窗外。飛機前風擋玻璃在什么情況下會出問題?又該如何避免這樣的危險情況發生呢?
5月14號上午7:00多,川航由重慶飛拉薩的3U8633航班飛行途中掛出7700緊急情況代碼,中途備降成都。之后,中國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在網站證實,3U8633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在民航各保障單位密切配合下,機組正確處置,飛機于07:46分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機并得到妥善安排。備降期間右座副駕駛面部劃傷腰部扭傷,一名乘務員在下降過程中受輕傷。受此影響,雙流機場采取單跑到運行。
好好的駕駛艙風擋玻璃怎么就碎了呢?據當天執飛航班機長劉傳健回憶,事發時在沒有任何征兆情況下,“轟”一聲,風擋玻璃就突然爆裂了。巨大的“吸力”讓副駕駛的半個身體都懸掛到了窗外,還好,副駕駛系著安全帶。再看艙內物品,瞬間都飛了起來。
一位飛行了近30年的資深機長告訴中國之聲記者說:萬米高空之上,飛機駕駛艙風擋玻璃整個脫落,是很罕見的!它的航班顯示的高度是9800米,大概是32100英尺,在這個高度上我們平時飛行時,是會高速飛行的,大概每小時是900公里,這個高度的溫度大概是在零下40度左右,冬季的時候會是在零下50度左右,還有就是缺氧。最可怕的就是駕駛員正面的兩塊風擋玻璃,如果他們爆破的話,這三種情況就會同時出現,在高速、低溫、缺氧狀態下讓一個正常人去操縱一架飛機,你說有多難。
某資深機長說:這條航路是非常復雜的。從成都到拉薩是高原飛行,整個都是在山區間飛行。不比我們在平原飛,即使發生了客艙失壓,我也可以好處置,可以最快速度下降到一萬英尺高度,到這個高度后,溫度、速度,以及缺氧程度都可以緩解,這時候能從容操縱飛機,但是他這種條件既不能下降高度,也不能下降到安全高度所以操縱起來非常困難的。
根據執飛航班機長劉傳健描述,當時駕駛艙風擋玻璃突然爆裂,讓整個飛機也大幅度震動起來,駕駛艙噪音大的難以想象,無線電里傳出的聲音已根本聽不到,與此同時機上的許多設備也都出現了故障。
不過,接受采訪的資深機長告訴記者,這種突發狀況,在模擬訓練中也會設計。
某資深機長說:我們幾乎在每年的復訓中都會穿插這個科目的訓練,但是每次不是刻意強調是風擋玻璃破裂。(平時模擬)的可能是空中炸彈把艙門炸開了,把機身炸了破洞,或者增壓系統增壓失效導致這種情況等等,但是處置方法幾乎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首先要帶好氧氣面罩,因為一旦失壓首先面臨的不是極寒天氣,是缺氧的問題,只有駕駛員在正常供氧情況下,才能有清醒的頭腦進行后面的操縱,所以我們都有這方面的訓練。
那么,飛機風擋玻璃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狀況?飛機風擋玻璃真的是想“飛”就飛嗎?為此,中國之聲記者采訪了《航空知識雜志》副主編王亞楠。
可能性1:空中有異物,如鳥類的撞擊
王亞楠說:飛機在適航審定的時候對風擋部位要進行沖擊驗證試驗,證明可以經受住一定的沖擊力量,如飛鳥撞擊。現在飛機玻璃出現破裂可能是空中有異物,如鳥類的撞擊。
可能性2:有過微小的破損裂痕,累計損傷導致
王亞楠說:另外,風擋玻璃是否在以前的飛行中有過微小的破損裂痕,長時間使用導致裂痕擴大,導致這次飛行中有了大的破損,這是一種可能,也就是累計損傷導致。也可以說是過去沒有發現的小的隱患,現在變成了大的裂口。
可能性3:空客生產的玻璃質量有問題
王亞楠說:再一個是不是飛機風擋玻璃本身是不是存在制造上的缺陷,也不能排除。
由于目前調查結果尚未出來,資深機長從目前公開的圖片判斷,此次川航風擋玻璃開“天窗”,與1990年英國航空的5390航班事故有諸多相似之處。
可能性4:基件老化問題
某資深機長說:因為現在還沒有調查報告,從圖片外觀看,除了可能是空客生產的玻璃質量出現了問題。第二就是基件老化的問題,剛才我也跟我們的機務兄弟了解了一下,跟汽車玻璃安裝是一樣的,不過汽車玻璃只是用膠粘的,而飛機玻璃外面還有螺絲,就是從外面往里面粘,粘好以后外面有固定片,然后再用螺絲擰上。英航事件就是因為機務沒用規定的螺絲而是用了小一號的,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據了解,此次遭遇風擋玻璃問題的飛機是空客 A319客機,飛機編號B-6419,是2011年7月26號首次交付給川航。那么近7年的服役期會是A319風擋玻璃出問題的導火索嗎?
王亞楠說:A319是A320的縮短型,比A320要略短、略小一些。是320家族中最小的。平時我們可能乘坐的機會較少,但是也有。老化肯定是個問題,但是一般來說,風擋老化不會突然破裂的,在使用年限里,沒有制造缺陷,沒有外來的損傷,是不會破裂的。
此次川航事件也給航空安全敲響了警鐘,王亞楠認為,相關部門務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行。
王亞楠說:長時間安全運行并不意味著一點安全隱患沒有。這種隱患需要高度重視,因為從統計學上來說,當隱患爆發的次數和密度足夠多的時候,就需要足夠重視了,如事故的癥候足夠多,就預示你如果沒有整改方案的話,很有可能在未來會有更嚴重的事發生,所以有關部門一定要警惕!比如要對它進行詳細調查,看看破損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以此來保證現在A320機隊的安全運行,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記者:郭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