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聯合召開人民陪審員法實施動員部署視頻會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將會同財政部盡快研究制定參審補助的具體辦法。
今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并于同日公布施行。
《人民陪審員法》規定了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的范圍。其中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合議庭進行:涉及群體利益、公共利益的;人民群眾廣泛關注或者其他社會影響較大的;案情復雜的。
《人民陪審員法》還規定了如下情況中人民法院審判下列第一審案件,由人民陪審員和法官組成七人合議庭進行:可能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社會影響重大的刑事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提起的公益訴訟案件;涉及征地拆遷、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影響重大的案件;其他社會影響重大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表示,各級法院要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的實質性作用,不對人民陪審員參與審判的數量下指標,不把人民陪審員當作審判力量不足的補充,不片面追求陪審率,努力實現從注重陪審案件“數量”向關注陪審案件“質量”轉變。
另外,《人民陪審員法》規定人民陪審員參加七人陪審合議庭實行事實審與法律審相分離,即對事實認定,獨立發表意見,并與法官共同表決;對法律適用,可以發表意見,但不參加表決。
周強表示,這樣既可以有效發揮人民陪審員化解矛盾糾紛的優勢,又能確保人民陪審員在參與審判中保持相對獨立的地位。
周強說,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在安排人民陪審員參加個案審判時,必須通過隨機抽取方式選定人選,防止將陪審任務固定交給少數積極性較高的人民陪審員。(記者 趙加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