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報考科類填報原則
1.考生不得跨文、理大類報考。
2.普通類考生不得報考體育類、藝術類專業。
3.藝術類、體育類考生,在同一批次內不準兼報其它科類志愿。
四、填報志愿流程
(一)閱讀計劃信息
考生在網上填報志愿信息之前,須認真閱讀《招生指南》(下冊)中的說明和招生計劃,同時關注計劃補充(調整)信息。計劃補充(調整)信息將在吉林省教育考試院網站、吉林省教育信息網和“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填報志愿平臺”中發布。
(二)閱讀考生須知
應仔細閱讀網站公布的填報志愿須知,了解操作流程、填報志愿時間安排及相關要求。
(三)登錄網上填報志愿系統
使用考生報名序號和密碼進入系統。
(四)修改初始密碼
第一次登錄系統成功后必須修改初始密碼,修改登錄密碼成功后,須重新登錄系統方能填報志愿。
(五)分批次填報志愿信息
考生填報志愿時,首先須選擇科類,再分批次填寫院校代碼、專業代碼及專業是否調劑選項。當每個批次中有多個院校志愿時,應從第一個志愿開始按順序填報,填報的院校數可以少于或等于設定的數量。某批次(院校、專業)志愿無填報信息時,視為考生自動放棄該批次(院校、專業)志愿。
考生填寫志愿后,應認真檢查各批次所報志愿是否完整、準確。填報志愿信息確認無誤后,點擊“***批志愿保存并確認”按鈕,保存志愿信息。系統彈出“保存并確認志愿信息成功”窗口后,即為本批次填報成功。
(六)修改志愿信息
填報志愿信息需要修改,點擊“***批次”按鈕,進入修改頁面,點擊“修改”按鈕。修改完成后,保存志愿信息。
(七)退出填報志愿系統
填報志愿結束后,點擊“查看填報結果”按鈕,查看最終填報結果。確認無誤后點擊“安全退出”按鈕,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頁面,同時關閉瀏覽器,填報志愿完成。
五、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一)考生在登錄平臺時,應在地址欄中直接輸入網址,不要使用搜索引擎搜索,避免誤入其他網站,造成填報志愿信息無效、密碼泄露等問題發生。除吉林省教育信息網外,吉林省教育考試院未向其它機構提供招生錄取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頁面的鏈接。
(二)考生應保證招生錄取網上填報志愿內容的真實、準確,是本人真實意愿的表達。因填寫、確認志愿信息失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負。
(三)因本人原因導致密碼泄露或被他人竊取,造成考生本人信息泄露、志愿信息被篡改等相關問題,后果由考生自負。
(四)考生必須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志愿填報,逾期一律不再受理,相應責任由考生自負。 (五)在填報志愿時,建議考生盡量不要在臨近截止時間前集中填報志愿。避免因網絡訪問流量過大,造成網絡不暢,網速緩慢,影響填報志愿。
(六)考生無法登錄填報志愿網站或無法填報志愿時,要首先排除自身網絡及病毒原因,盡量不要選擇在網吧等多人共用出口的網絡環境下填報志愿,建議更換一下上網地點再進行填報。
(七)建議考生使用IE7.0或以上版本瀏覽器,并關閉瀏覽器的屏蔽功能,以免彈出窗口打不開,影響填報志愿。如網頁打開速度較慢,不要反復刷新。
六、填報志愿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做好考生網上填報志愿的組織和指導工作。特別要做好農村中學和往屆(社會)考生的組織、管理與服務工作,要指定專人負責,不得出現空檔,防止考生漏報問題發生。 (二)各地教育紀檢監察部門,要全程監督高等學校招生錄取網上填報志愿工作,嚴肅工作紀律,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三)各地要及時將此通知及時轉發至有關中學,確保通知到每一位考生并將通知情況建檔備案。同時,要制定相應預案,妥善處理網上填報志愿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遇到突發及重要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省教育考試院。
(四)考生志愿信息是個人信息,要嚴格防范泄露考生個人信息,切實加強考生志愿填報密碼保管、發放和志愿填報等環節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一律不得擅自對外泄露,不得對外提供考生的聯系電話和通訊地址等信息;不得非法獲取考生填報志愿系統的賬戶和密碼信息;不得代替考生填報志愿或更改考生志愿信息,一經發現將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五)各地要在網上填報志愿期間建立值班制度,及時處置志愿填報期間產生的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