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緬甸對中國游客落地簽
傍晚六點,夕陽下的東塔曼湖,波光粼粼,分外好看。橫跨湖面1200米的柚木橋上,婀娜多姿的少女,嬉戲玩耍,笑聲連連。偶爾,有拉著芒果酸料、烤魚的小販騎著自行車穿梭而過,響起鈴鈴的聲音……這是曼德勒烏本橋,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若說夕陽無限好,這里一定是最好的感悟勝地。
距離這個地方600公里以外的仰光,緬甸最大的城市,稍早前的幾個小時,陣陣海風吹拂下,倒是有幾分愜意。陽光照耀下的大金寺氣勢恢宏,金碧輝煌,進入觀賞,恍如隔世……
再過幾天,10月1日,緬甸正式對中國游客實施落地簽,屆時這里將成為中國游客出游東南亞的又一個好去處。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緬甸如何抓住發展的機遇?落地簽將迎來大量的中國游客,緬甸做好了準備了嗎?8月,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在緬甸曼德勒專訪了緬甸國家酒店與旅游管理部副司長欽茂瑞、曼德勒省酒店與旅游管理局長珊育,他們就此作出了回應。
落地簽
貯備中文導游特意修建翡翠批發市場
記者:隨著落地簽的施行,將會有更多的中國游客涌入緬甸,緬方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欽司長:我們正在研究中國游客的特色,并相應做好了安排。比如中國人對翡翠很感興趣,我們便修建了翡翠批發市場;而在一些寺廟參觀點,還專門新修建了公廁;在安全以及制度管理方面,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增加了安保人員,并且專門設立了旅游警察。同時,為了服務好中國游客,我們正在跟華文學校進行合作,以培養大量的中文導游。
記者:景點推介上又有什么變化呢?
欽司長:為了表達緬甸對中國游客、世界游客的歡迎和誠意,開放了一些免費的景點,比如大佛寺以前需要收十多美金的門票,現在外國游客也一樣免費。總的來說,我們正在積極籌備最高規格的儀式,以迎接落地簽到來的這個大日子。當然,緬甸現在的基礎設置還比較薄弱,不過,相信會變得越來越好的。在此,我們衷心歡迎四川的游客,歡迎所有的中國游客來緬甸旅游、經商。
一帶一路
互為鄰居和好友希望打造互利共贏的局面
記者:緬甸是一帶一路上重要的國家,會有哪些機遇和機會。
珊局長:從旅游的角度來看,2017年中國出境游的游客有一億多人,這個數字是非常誘人的。緬甸希望中國朋友來緬打造互利共贏的局面,不僅僅是旅游,還有整個區域的國民經濟層面的合作。
記者:作為緬甸旅游部門的高級官員,您認為緬甸對中國有什么期待?
欽司長:中國的旅游業是非常發達的,緬甸希望能分享中國旅游業的經驗。當然,不僅僅是旅游業,緬甸政府一直都在經濟領域倡導學習中國。
珊局長:中國作為世界上發展很快的國家,可以幫助緬甸的地方是非常多。我想,首先就是人力資源方面,需要請中國來培養我們的酒店及旅游管理人才。10月1日落地簽后,大量的游客進入緬甸,我們迫切需要有培養酒店業管理的人才和渠道。再者就是基礎設施方面,這需要在國家之間加強合作。當然,我們還迫切需要中國的媒體前來宣傳緬甸,將緬甸的形象和名片廣而告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秀江吳柳鋒譚曦
緬甸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