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突擊,“尖刀”是這樣煉成的(強軍夢)
南海某訓練場,一枚游戲硬幣固定在木架上,400米外,狙擊手測試風向、調試參數、調勻呼吸,瞄準目標后扣響了扳機。“砰!”一聲槍響,子彈穿過硬幣,幣心留下了一個彈洞。
這是海軍陸戰隊某旅特戰一連狙擊手訓練的場景,精準的槍法贏得了現場記者的掌聲。該旅還有一個為大眾熟知的名稱——“蛟龍突擊隊”,電影《紅海行動》就是以其為原型拍攝。特戰一連是“蛟龍突擊隊”的尖刀連,歷年來先后9次參加亞丁灣護航,完成了中俄、中巴、中澳等聯演聯訓,以及“和諧使命”海外醫療服務等重大任務……成立以來,這支連隊收獲了無數榮譽和勛章。
護航撤僑打海盜
在電影《紅海行動》開場劇情中,一艘中國貨輪被海盜劫持,“蛟龍突擊隊”特戰隊員將海盜制服,解救了人質。這段劇情的原型是“蛟龍突擊隊”的一段海上救援經歷,當時帶隊執行任務的便是特戰一連官兵龔凱峰、韓沁鵬。
時針回撥。去年4月,一艘圖瓦盧籍OS35號貨輪在亞丁灣被海盜劫持。接到求援信號,中國承擔第二十五批亞丁灣護航任務的軍艦迅速駛向該海域,隨后還有其他國家軍艦趕來支援。
敵方有多少火力?怎樣保護人質?行動方案是什么?一系列棘手問題,讓各國軍艦都不敢輕舉妄動。徹夜研究行動方案和登船路線的為中國軍艦護航的特戰隊員,率先打破僵局,由龔凱峰、韓沁鵬帶領兩組隊員,登船、掩護、搜索、排查、破門一氣呵成。破門后,隊員們與海盜之間的距離不到一米,3名海盜舉槍做好對抗準備。龔凱峰一邊用英語向海盜喊話“繳槍不殺”,一邊故意退下已經上膛的子彈再重新上膛,目的就是讓歹徒聽見子彈上膛的聲音。雙方對峙了一分鐘,3名海盜放棄了抵抗,扔出武器,舉手投降。帶隊參與行動的韓沁鵬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驕傲地說:“完成這次任務,我們沒給中國海軍丟臉!”
記者發現,該連每個戰士衣柜里都放著一個大背包。連長何龍介紹,背囊里存有足夠使用一星期的軍需物資,保持隨時可以參加行動的戰備狀態。“我們常年分散在外,到各地開展訓練和執行任務。”現任特戰一連指導員的韓沁鵬手持名冊說。采訪期間,該連官兵僅有1/3在位,其他2/3官兵有的在亞丁灣護航,有的在北方某地訓練跳傘,有的在參加偵察比武——哪里有需要,他們就在哪里。
歷盡艱險拼血性
時間回到兩年前,某國“獵人學校”內,何龍在“死亡障礙”訓練區域奮力奔跑——側方,教練荷槍實彈向何龍身后射擊;身邊,水坑中不斷有炸藥爆炸……畢業時,63人參加集訓,最后只有8人通過考核,何龍正是其中的一位,還獲得了唯一一枚外籍“優秀學員”勛章,被授予該國軍方最高榮譽。
該旅政委汪月忠介紹:“蛟龍的威猛不是在溫水里練就的。是王牌,就敢于在逆境中絕戰重生。”該連堅持把急難險重任務作為磨礪官兵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先后隨部隊千里機動挺進滇北高原開展山地叢林訓練,到南海之濱展開瀕海實戰化訓練,與外軍角逐“海上登陸—2018”國際軍事比武……一代代特戰一連戰士,將“丹心利劍、機智勇敢”的“蛟龍突擊隊”精神謹記于心,用鮮血和汗水詮釋著中國特戰隊員的勇氣意志。
海陸空全能苦訓
走在訓練場,眼前皆是官兵們刻苦訓練的場景:陸上,建筑物攀登、遠距離精確狙擊、極限體能訓練等輪番進行;海上,隱蔽滲透、“蛙人”水下射擊、艦船攀爬、艙室搜索等目不暇接;空中,直升機滑降、高空跳傘等高難課目驚險刺激。“跳傘、攀巖、爆破、戰斗潛水等高危科目是官兵的必修課。”該旅旅長孫浩說,要想成為“蛟龍突擊隊”的一員,必須經過一年以上超強度訓練,且淘汰率在50%以上。
特戰一連的戰士們都是尖刀上的刀尖,個個都有硬實力。無論雨多大,訓練都不停止。“特種兵要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受到干擾,眼中只有如何完成任務。”何龍解釋道。除了用力苦練,還須用心鉆研。該連狙擊手訓練時,在射擊之前會仔細計算風速、氣溫和氣壓,射擊完畢后分析情況,預判自己的成績,最后根據成績分析問題,研究下一發子彈怎么打。“讓每一發子彈都有意義。”狙擊手盛明說。
高標準練出好本領。在去年12月特戰一連和其他旅特戰隊員的比武中,特戰一連勇奪第一,武裝五公里跑的項目將第二名落下兩分鐘。特戰一連的尖兵,在日積月累的磨礪中淬火而生,用高水準彰顯了敢打必勝的“蛟龍”風采。(本報記者 李龍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