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云劍行動”拉了網大魚10名詐騙嫌犯從東南亞回國自首
該犯罪團伙窩點盤踞在柬埔寨金邊一帶
昨晚7時許,一架從柬埔寨起飛的飛機降落在溫州永強機場,乘客里有10名忐忑的年輕人,他們是從東南亞各國組團回國自首的投資詐騙嫌疑人。晚上7點50分,他們走過邊境線后簽了拘留證,隨后被溫州警方帶走。
據溫州市公安局介紹,多達10人的詐騙團伙成員在警方的勸說下組團回國自首,這在警方經辦的追逃案件中當屬少見。
跟著陌生網友投資炒股
兩個月內,259萬元打了水漂
回國自首的10名投資詐騙嫌疑人,其實都來自國內,但他們“做局”詐騙時,人都留在東南亞。
去年12月29日,林女士向溫州甌海警方報警,說自己在一個叫“FONNA JUDD”的境外股指平臺買賣股指,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她投進去的259萬元全部打了水漂。
接到報警后,甌海區公安分局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根據林女士被騙資金的流向,民警發現,這些資金被人以多次多筆的方式轉賬到多個銀行賬戶和第三方支付公司。而且,這些銀行賬戶還牽涉多起全國各地的詐騙案件,疑似有專業的洗錢團伙操作。
去年10月,有一個叫“林飛”的女子加了林女士的微信,林女士就被“林飛”拉入一個股票群,群里還有老師直播講課,講的全是投資知識 ,聽起來頭頭是道。因為對投資很感興趣,林女士隨后被拉入另一個更專業的“股票投資群”,從此她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先跟著他們炒股,一開始小有盈利,后來更加信任,就直接買境外的股指。”林女士沒想到,每次在平臺投入大額資金后,很快就會暴跌甚至爆倉,2個月之后,林女士的賬戶虧光了。
溫州警方成功勸投
主謀帶著其他嫌疑人回國自首
林女士遇上的正是投資詐騙團伙,他們的劇本和套路就是——
通過前期“打量”、“炸群”等方式找到目標客戶,隨后組織所謂的操盤“老師”負責開直播間“授課”,按照劇本來講解行情走勢。獲取信任后,再將目標客戶拉入真正的“投資群”,利用境外平臺引誘受害者進行虛擬買賣,最后由控盤手“喊單”,引導受害者買多買少做多做空,最后控盤導致客戶爆倉。
經初步計算,僅去年10至12月期間,該平臺就詐騙受害人100余人,總涉案金額高達1200萬元。
隨著偵查的深入,專案組發現,該犯罪團伙的窩點盤踞在柬埔寨金邊一帶。詐騙團伙以33歲的湖北籍男子孫某為首,成員達20余人,他們大多來湖北武漢。
今年2月27日至3月5日,專案組趕赴武漢市江岸區,先后抓獲任某、丁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6月下旬,再次抓獲團伙成員葉某、韓某。但仍有部分人員潛逃,有的甚至逃往境外的東南亞柬埔寨等國家。
7月中旬,專案組再次前往武漢,成功勸投了團伙成員楊某某、陳某。同時,民警還把最高檢、最高法、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敦促在人員投案自首的通告》發給了涉案人員家屬,獲得了在逃人員家屬的理解與信任。在專案組的耐心工作下,孫某等10名潛逃東南亞的團伙成員決定回國投案自首。
昨天晚上7時,10名犯罪嫌疑人一起乘飛機回國自首。記者在溫州機場看到,這十名嫌犯都非常年輕,大多數都是二三十歲,其中還包含兩名女性。
團伙里多人有投資公司經歷
受害者血本無歸還檢討自己
團伙的主謀孫某是湖北人,今年33歲,他曾經在武漢開過一家投資公司,最早也是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他招募的騙子,好幾個組長都有證券公司的從業經歷。
“組長要講得出投資行情,對專業術語和規則也要很熟悉,這樣才能獲取受害者的信任。”經辦民警介紹,詐騙團伙按照金額不同,約有4%~5%的分成。
“有很多受害者,即使虧了幾十萬甚至一百來萬,最后還在群里檢討,說自己對不起老師,以為‘爆倉’是因為‘資金量’不夠才導致的。”民警介紹,因為對騙子過于信任,受害者根本想不到,自己血本無歸是因為騙子做的“局”。爆倉以后,群里還會有“托”來安慰受害者,說他只不過是“運氣太差”。
翁一芳 賴冰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