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18日)上午,記者在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到2020年,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將基本建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指導服務機制逐步完善,家庭農場數量穩步提升,經營管理更加規范,經營產業更加多元,發展模式更加多樣。到2022年,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能力和帶動能力得到鞏固提升。
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趙陽介紹,從黨的十八大以來,家庭農場發展比較快,形勢較好,取得了初步成效。到去年年底,全國家庭農場年銷售農產品的總值為1946億元,平均每個家庭農場約30多萬元。
趙陽介紹,目前家庭農場扶持政策的框架已經初步構建。全國已經有30個省(區、市)下發了相關的政策實施的文件。農業農村部開發了家庭農場名錄系統,目前正在運行,建立了家庭農場全面的統計和典型監測制度。
發展實際成效方面,家庭農場發展的數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截至2018年年底,進入到農業農村部門家庭農場名錄的有60萬家,比2013年增長超4倍。
家庭農場的產業類型更加多元。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漁業,也包括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其中種植業類型的家庭農場占的比例是62.7%,畜牧業占17.8%,漁業占5.3%,種養結合的類型占11.6%。在種植業家庭農場中,63.4%的家庭農場從事糧食生產,全國的家庭農場中大約40%是從事糧食生產的,產業良性發展。
“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有利于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有利于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利于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趙陽說。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