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流程醫療安全與風險管理體系
兩部門發文提升社會辦醫醫療安全水平
為提升社會辦醫療機構管理能力和醫療質量安全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級各類社會辦醫療機構嚴格按照核準登記或備案的執業地址和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使用規范的診療服務項目名稱。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配備相關崗位人員,所有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能力,并依法取得相關執業資格,按規定及時辦理注冊、執業變更、多點執業等手續。
通知明確,各級各類社會辦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健全本機構各項醫院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加強重點環節和重點內容的日常管理。各級各類社會辦醫療機構要嚴格按照疾病診療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掌握各類檢查、治療的適應證,按照“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的要求切實規范診療行為,堅決杜絕過度診療。
通知指出,各級各類社會辦醫療機構要提高醫療安全意識,建立健全覆蓋醫療全過程和全流程的醫療安全與風險管理體系,完善相關工作制度、應急預案和工作流程,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人群和高危因素的管理及監測工作,突出醫院感染、圍產期、圍術期、有創操作、危急值、實驗室安全風險、消毒供應等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積極主動聯系發展改革、市場監管、醫療保障等相關部門,建立工作機制,打通部門隔閡,共同推進相關工作,逐步形成促進社會辦醫療機構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記者侯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