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7日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8月7日表示,截至6月底,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2831萬人,超過了去年的水平,就業扶貧工作總體好于預期。但也要看到,貧困勞動力就業競爭力相對較弱,就業扶貧任務依然艱巨。
國新辦7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以及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和農民工就業創業相關舉措情況,并答記者問。
會上有記者提問:近年來的就業創業文件將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放在重中之重,目前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整體情況如何?《關于做好當前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對就業扶貧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支持舉措?
李忠指出,就業是貧困勞動力增收脫貧、穩定脫貧的重要渠道。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收官之年,做好就業扶貧的工作意義重大。今年以來,人社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等有關方面,及時出臺了鼓勵吸納、幫助外出、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組織開展了支持湖北“6+1”勞務協作、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行動、數字平臺經濟促就業助脫貧行動等一系列活動,同時密集開展線上招聘、線下“點對點、一站式”的就業服務,全力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
李忠表示,《關于做好當前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對優先保障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作出了具體部署。
一是穩定外出,做到“三個優先”:對有意愿外出還沒有外出的,優先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做到應出盡出;對已經外出就業的,鼓勵企業優先留用,努力穩定就業崗位;對失業的,優先提供轉崗就業機會,全力穩在當地。
二是承接返鄉,對一些確實外出就業比較困難,而且返鄉意愿比較強的貧困勞動力,積極穩妥承接,充分發揮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作用,統籌用好各類鄉村公益性崗位,保障返鄉貧困勞動力就業機會。
三是保住重點,52個未摘帽貧困縣、“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大型安置區以及湖北等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貧困勞動力就業難度更大,是重中之重。人社部將在項目資源上更傾斜,幫扶舉措上更精準,崗位投放上更密集,勞務輸出上更有序,給予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