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日前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吩跇吮静杉蛯嶒炇覚z測部分增加基因測序內容,要求各地發生的首例和感染來源不明的病例以及環境監測發現的陽性標本,應當開展基因測序等溯源工作。
《方案》明確,增加境外輸入病例、輸入繼發病例、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簡稱密接的密接)等定義,強調做好個案調查,密接判定、病例主動搜索、聚集性疫情調查及調查信息報告,做好感染來源、污染范圍、傳播特征和傳播鏈分析。
《方案》提出,一是根據國內外疫情流行變化,病例流行病學史強調報告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接觸史等,更加精準科學。二是強調無癥狀感染者為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呈陽性,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干咳、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癥狀與體征,且CT影像學無新冠肺炎影像學特征者。三是增加多渠道監測預警,要求按照點與面結合、傳染病監測系統與其他部門監測系統結合、常規監測與強化監測結合的原則,針對人群和環境開展監測工作。四是完善聚集性疫情定義,根據分區分級標準,將聚集性疫情從“2例及以上病例”修改為“5例及以上病例”。
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管理方面,《方案》提出,一是增加密接的密接管理要求,包括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管理要求、信息報告4方面內容。二是增加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核酸檢測要求,要求對密切接觸者和密接的密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分別進行3次和1次核酸檢測。三是細化集中隔離和居家醫學觀察要求,制定集中隔離和居家醫學觀察指南,指導各地科學開展相關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處置方面,《方案》要求,一是針對低、中、高不同風險地區,進一步細化防控措施,低風險地區落實常態化防控工作,加強疫情監測和應對準備。二是中風險地區科學劃定防控區域范圍至最小單元(如學校以班級、樓房以單元、工廠以工作間、工作場所以辦公室、農村以戶為最小單元),啟動強化監測、實施終末消毒。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和感染風險,確定核酸檢測人群范圍和優先次序。三是高風險地區以學校、樓房、工廠、工作場所、自然村為最小單元劃定防控區域,開展入戶全面排查、限制人群聚集性活動、區域管控等措施,啟動應急響應。
《方案》增加基因測序內容,要求各地發生的首例和感染來源不明的病例以及環境監測發現的陽性標本,應當開展基因測序等溯源工作。
境外疫情輸入防控方面,《方案》提出,調整“7+7”“2+1”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入境人員在入境口岸接受海關核酸檢測后,在入境地集中隔離7天并自費進行核酸檢測(原則上在進入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的第5天),檢測結果陰性者可轉居家隔離7天,并于隔離期滿14天后自愿自費進行1次核酸檢測。
《方案》要求增加冷鏈食品加工和交易場所的防控要求,降低冷鏈環節傳播疫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