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28日從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隨著國家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刑事法律對環境犯罪的規制不斷加強,全國污染環境犯罪案件查處數量總體呈明顯上升趨勢。
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污染環境犯罪案件5364件9517人,同比分別上升64.47%和80%;起訴7226件16687人,同比分別上升47.44%和72.99%。
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強調,各地檢察機關刑事檢察部門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各項決策部署,始終保持對危害環境資源犯罪的高壓打擊,加強對危害生態環境犯罪案件的法律監督。
然而在司法實踐中,懲治污染環境犯罪仍面臨發現難、立案處罰難等困境。為此,最高檢發布4起服務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典型案例,包括加強省際間檢察協同配合,精準打擊跨區域污染環境的典型案例1件;檢察機關積極參與生態損害賠償磋商,促進解決生態資源修復的典型案例1件;積極發揮訴前主導作用,有效引導偵查,依法嚴厲打擊危害海洋生態環境的典型案例1件;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后又監督公安機關立案的污染大氣的典型案例1件。
苗生明表示,要善于運用證據規則認定污染環境案的因果關系,通過檢察辦案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辦理跨區域污染環境案件,應注重不同地域檢察機關間的協同配合,構建司法保護合力,全面取證、科學論證,準確認定生態環境損害結果。
他說,要充分依托“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及時發現污染環境犯罪案件,依法規范開展鑒定活動,必要時應積極借助“外腦”,有效解決有關專業性、技術性問題,提升指控證明犯罪的效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記者 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