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4日電 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24日表示,從2017年開始,司法部與最高人民法院部署開展了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的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300多個縣(市、區)開展了試點工作,占縣級行政區域總數的80%以上,全國刑事案件律師辯護率達到了66%。
24日上午,國新辦就司法行政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法律服務逐步成為人民群眾的剛需。司法部在推動提升法律服務水平方面,通過哪些舉措讓群眾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務?另外,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司法部在創新法律援助服務方面有哪些亮點?此前,司法部開展的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工作目前進展如何?
熊選國回應稱,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部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一是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基本形成。司法部大力推進實體、網絡和熱線三大平臺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共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56.6萬多個,應該說基本上實現了全覆蓋。中國法律服務網自2018年上線運行以來,已累計訪問14億人次,注冊社會公眾1100多萬,法律咨詢3900多萬人次,在線辦事790多萬件,用戶滿意度達到了95%。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覆蓋縣市,接聽數量迅速增長,今年預計將突破1200萬。老百姓只需要通過電話、通過網絡或者微信小程序就可以隨時隨地獲得免費的法律服務,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與群眾的“無縫銜接”。
二是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高效公共法律服務成果豐碩。多年來,司法部在全國開展了“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活動,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開通農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實現農民工欠薪問題“一網通辦”。此外,近三年選派了200多名律師到西藏無律師縣開展法律援助服務。2013年以來,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了法律援助案件1289萬多件,提供法律咨詢6540萬人次,受援人達到了1376萬人次。全國仲裁機構共辦理仲裁案件230多萬件,全國公證機構年均辦理公證案件1200萬件左右,司法鑒定年均業務量200萬件以上。
三是引導廣大律師執業為民成效顯著。目前全國有54萬多名律師,每年辦理各類法律事務超過1100萬件,為77.9萬多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擔任法律顧問。比如說,2020年全國律師辦理的訴訟案件大約是661萬件,辦理的非訴法律事務401萬件左右。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64萬多個村(居)擔任法律顧問,每名村(居)法律顧問每月提供不少于1次、不少于4小時的現場法律服務,成為千家萬戶家門口的法律知識“宣傳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法律訴訟的“引導員”、法律援助的“聯絡員”。
熊選國稱,從2017年開始,司法部與最高人民法院部署開展了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的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300多個縣(市、區)開展了試點工作,占縣級行政區域總數的80%以上,全國刑事案件律師辯護率達到了66%。同時,們積極推進律師調解試點工作,全國共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8800多個,發展律師調解員5.5萬多人,累計調解案件已超過30萬件。2019年,司法部組織開展了律師助力脫貧攻堅專項行動,以法治扶貧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律師法律服務職能作用,努力以精準普惠、便捷優質的法律服務助力決勝脫貧攻堅,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熊選國指出,司法部鼓勵律師積極參與公益法律服務,2020年全國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94萬多件,為人民群眾免費提供公益法律服務超過了110萬件,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律師為人民的執業理念。
熊選國表示,下一步,司法部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推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衡發展,促進公共法律服務多元化、專業化,不斷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